爱汉语网(2cn.cn)

词语

爱汉语网 > 词语 >

白圭

  • 白圭
  • bái guī
  • ㄅㄞˊ ㄍㄨㄟ

  •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1.亦作“白珪”。古代白玉制的礼器。

2.比喻清白之身。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白圭
  1. 亦作“ 白珪 ”。古代白玉制的礼器。

    《诗·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乃有播埃尘於白珪,生疮痏於玉肌,訕疵雷同,攻伐独立。”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发石首城》诗:“白珪尚可磨,斯言易为緇。”

  2. 比喻清白之身。

    唐 沉佺期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自幼输丹恳,何尝玷白圭?” 明 沉受先 《三元记·会亲》:“随时送女还家去,使白圭不玷瑕疵。”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后来的参与投壶,接受馈赠,遂每为论者所不满,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白圭

bái guīㄅㄞˊ ㄍㄨㄟ

白色的玉石。《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也作「白圭」。

白圭(战国时期商人)

白圭,战国时期中原(洛阳)人,名丹,字圭。有“商祖”之誉。在魏惠王属下为大臣,善于修筑堤坝,兴修水利。《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

他主张减轻田税,征收产物的二十分之一。提出贸易致富的理论。主张根据丰收歉收的具体情况来实行“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方法经商。谷物成熟时,进收粮食;蚕茧出产时收进絮帛,出售粮食。白圭并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说,认为农业的一个周期为12年。他亦认为经商要按时机,就像孙子吴起用兵、商鞅行法。一说,水利专家白圭和贸易致富的白圭是两人。

(来源:百度百科)

  • 相关链接
  • 外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