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

申论名言警句


2022-04-01 16:14:10申论名言警句

1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2一个人所有的成功和失败,都是其习惯造就的结果。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7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8民生问题无小事,处处留心皆民生。

9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1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1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12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1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4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

15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1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17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8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19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20永恒的东西每个人都会碰到,有限的东西只有某些人才能碰到。

21一片丹心图报国,千秋青史胜封爵。

22得士者富,失士者贫。

23最不会利用时间的人,最会抱怨时间不够。

24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25无事时不可或倦,人贤者视其自修。

26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

27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

28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29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最大的错误。

30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31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32敌存灭祸,敌去召过。

3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4关上身后那扇恐惧之门,你就会知道面前那扇成功之门打开的速度有多快。

35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

3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37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38进步不是什么事件,而是一种需要。

39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40却思猛士卫神宇,安得长年在乡土。

41真圣贤决非迂腐,真豪杰断不粗疏。

4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43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4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5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

4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4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8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49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50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51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52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53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5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55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机谋,而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

56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57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58人才进行工作,而天才进行创造。

59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6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6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3既来之,则安之。

6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65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66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非取法至高之境,不能开独造之域。

6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68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69万仞高山,始足于稳。

70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7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7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74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7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76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77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78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7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80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8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82鱼无水,则不可以生;人失足,必不可以步;国失民,亦不可以治。

83高尚之士,不以名位为光宠;忠正之士,不以穷达易志操。

84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8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87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

88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89临行而思,临言而择。

9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1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92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93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9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95道生于安静,德生于卑退,福生于清俭,命生于和畅。

96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97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8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

9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00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

10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0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03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10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105为其所应为,这样的人才是勇敢的。

106以人为本,以财为末;人安则财瞻,本周则邦宁。

107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108公正是赏罚公明者的美德。

109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110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111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11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13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11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115善人赏而暴人罚,则国必治。

116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

117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118与人共事,要学吃亏。俗云: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119采玉者破石拔玉,选士者弃恶取善。

120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