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dǎn
  • ㄉㄢˇ
紞
  • 10画
  • XPQN
  • 左右结构

  • 紞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紞”的字义解释

1.古时冠冕上用来系瑱的带子:“王后亲织玄~。”

2.缝在被端用以区别上下的丝带:“缁衾,赬里,无~。”

3.敲;击。

4.击鼓声:“~如打五鼓,鸡鸣天欲曙。”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紞”字

〈名〉

  1. 紞,冕冠县塞耳者。从糸,冘声。——《说文》。

    王后亲织玄紞。——《国语·鲁语》

    又如:紞纩

  2. 缝在被端的丝带

  3. 象声词。击鼓声[tat-tat]。

    如:紞如(形容击鼓的声音);紞紞然(形容似击鼓之声);紞紞(击鼓声)

  • 紞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a fringe

法语: frange en soie d'une couronne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冕冠塞耳者。从糸冘声。都感切〖注〗臣铉等曰:今俗别作髧,非是。

『说文解字注』

(紞)冕冠耳者。鲁语。王后亲织玄紞。韦曰。紞所以县瑱当耳者。齐风。充耳以素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充耳以黄乎而。笺云。素、靑、黄、谓所以县瑱者。或名爲紞。织之。人君五色。臣则三色而巳。琼华、琼莹、琼英、谓县紞之末。所谓瑱也。玉裁按紞所以县瑱。瑱所以塞耳。紞非塞耳者也。大戴礼。黈絖塞耳。所以揜聪。黈、黄色也。絖同纩。薛综东京赋注曰。黈纩、言以黄绵大如丸县冠㒳边当耳。不欲妄闻不急之言。此薛氏缘辞生训。大戴絖字乃紞之譌。形之误也。黄色之紞下垂充耳。人君紞五色。故或单举玄。或单举黄。以该他色。自紞譌爲絖。汉初诸儒不能辨证。礼纬、客难、东京赋诸书又改作纩。因起薜氏缪说。而吕忱、顔师古从之。用黄绵塞耳、礼之所无。士丧礼曰。瑱用白纩。岂有生时以纩充耳者。如淳汉书注曰。以玉爲瑱。以黈纩县之。如语亦欠明了。古文用字无有呼绦绳爲纩者。许书冕冠塞耳者、当作冕冠所以县塞耳者。乃与郑笺诗、韦注国语合。郑、韦析言之。许潬言之耳。引申之义爲衾紞。郑云。被识也。按今人语谓之当头。卽当耳之意。又紞如打五。亦谓当面有声也。从糸。冘声。都感切。七部。

【集韵】【韵会】【正韵】都感切,音眈。【说文】冕冠塞耳者。臣铉等曰:今俗别作髧,非是。【左传·桓二年】衡紞紘綖。【注】紞,冠之垂者。【疏】紞者,县瑱之绳,垂于冠之两旁,若今之绦绳。

又【仪礼·士丧礼】缁衾赪裏无紞。【注】紞,被识也。【礼·丧大记】紟五幅无紞。【注】紞以组类爲之,缀之领侧。【疏】爲缘饰爲识。

又击鼓声。【晋书·邓攸传】紞如打五鼓。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 问:紞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dǎn

  • 问:紞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紞字共10画,部首是:糹。

  • 问:紞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紞字是左右结构,紞的笔画顺序: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点、横撇/横钩、撇、竖弯钩。

紞,读作:dǎn。汉字基本字义是古时冠冕上用来系瑱(tiàn)的带子或缝在被端用以区别上下的丝带。(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