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è
  • ㄜˋ
鄂
  • 11画
  • KKFB
  • 左右结构

  • 鄂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鄂”的字义解释

1.湖北的别称。

2.姓(也有读Ào的)。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鄂”字

〈名〉

  1. 古地名

  2. 湖北省的简称。因清代省会武昌是隋以后鄂州的治所而得名

  3. 边界

    纷被丽而亡鄂。——《文选·扬雄·甘泉赋》

  4. 通“愕”。惊愕

    象鄂不怿。——《史记·五帝本纪》

    “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史记·留侯世家》

    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汉书·霍光传》

    又如:鄂然(吃惊的样子)

  5. 通“萼”。花托

    又如:鄂鄂(花开放的样子);鄂不(花萼和花托);鄂足(花托)

  • 鄂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Hubei province; startled

法语: autre nom de la province du Hubei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江夏县。从邑㖾声。五各切

『说文解字注』

(鄂)江夏县。二志同。今湖北武昌府武昌县县西南二里故鄂城是也。江夏有鄂县,故南阳之县曰西鄂。顾氏祖禹曰:史记熊渠当周夷王时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又封中子红爲鄂王。孔氏以爲南阳之鄂,误矣。时楚兵未能逾汉而北也。从邑㖾声。五各切。五部。

【唐韵】【韵会】五各切【集韵】【正韵】逆各切,音谔。国名。【史记·殷本纪】以西伯、九侯、鄂侯爲三公。

又楚地。【史记·楚世家】中子红爲鄂王。【注】《九州记》曰:鄂,今武昌。【舆地记】今鄂州武昌,楚之东鄂也。

又晋邑。【左传·隐六年】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注】晋别邑。

又【玉篇】南阳有西鄂。【前汉·地理志】南阳郡西鄂县。【注】江夏有鄂,故加西。

又鄂然,外见貌。【诗·小雅】鄂不韡韡。

又鄂鄂,辨厉也。【大戴礼·立事篇】君子出言以鄂鄂。

又垠也。【扬雄·甘泉赋】纷被丽其亡鄂。

又幽州人谓额曰鄂。【释名】额,鄂也。有垠鄂也。

又与谔通。【史记·赵世家】不闻周舍之鄂鄂。【注】《韩诗外传》:周舍立门下三日夜,简子使人问之,对曰:愿爲鄂鄂之臣。

又与愕通。【史记·五帝纪】象鄂不怿。

又【前汉·霍光传】羣臣皆惊鄂失色。

又与噩通。【尔雅·释天】岁在酉曰作噩。【史记·天官书】作作鄂。

又姓。汉安平侯鄂千秋。【说文】本作䣞。俗作鄂。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 问:鄂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è

  • 问:鄂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鄂字共11画,部首是:阝。

  • 问:鄂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鄂字是左右结构,鄂的笔画顺序: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钩、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鄂:中国湖北省的别称。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设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一名产生。元明两代设湖北道。清代设置湖北,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武昌,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古称江夏),故湖北简称“鄂”。鄂亦是姓氏,以国名为姓。黄帝的姞姓子孙封在鄂国,夏商时为诸侯国。后来鄂侯的子孙后代以国名为姓,称为鄂姓。(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