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jiè
  • ㄐㄧㄝˋ
疥
  • 9画
  • UWJK
  • 半包围结构

  • 疥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疥”的字义解释

疥疮,疥螨病的俗称。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疥”字

〈名〉

  1. 疥疮,一种皮肤病,非常刺痒,是疥虫寄生而引起的。又名“疥癣”

    疥,搔也。——《说文》

    又如:疥癣之疾(本指疥与癣两种皮肤病,喻作为害不很大的祸患);疥搔(疥疮);疥癞(疥疮和头癣)

  2. 通“痎”。隔日疟

    齐侯疥,遂痁。——《左传》。孔颖达疏:“疥当为痎,痎是小疟,痁是大疟。”

〈动〉

  1. 污,弄脏。

    如:疥壁(题诗画于墙壁,人视为污墙壁有如疥瘢)

  • 疥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scabies, itch

法语: gale

德语: Krätze (S)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搔也。从疒介声。古拜切

『说文解字注』

(疥)搔也。搔音稣到切。疥急于搔。因谓之搔。俗作瘙。或作㿋。稣到切。今四川人语如此。礼记释文引说文疥、瘙疡也。文登徒子好色赋注引疥、瘙也。皆以俗字改正字耳。后汉书乌桓传曰。手足之蚧搔。章怀音新到反。蚧同疥。释名曰。疥、齘也。痒搔之齿䫴齘也。。介声。古拜切。十六部。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居拜切,音戒。【说文】瘙也。【广韵】疮疥。【释名】疥,齘也。痒搔之齿䫴齘也。【礼·月令】仲冬行春令,民多疥疠。【周礼·天官·疾医】夏时有痒疥之疾。【疏】四月纯阳,五月隂起,惟水沴火,为甲疥,有甲。故有疥痒疾。【后汉·鲜卑传】蔡邕议边垂之患,手足之疥瘙,中国之困,胷背之瘭疽。

又【酉阳杂俎】大曆中,览禅师住荆州陟屺寺,张璪尝于寺壁闲画古松,符载赞之,衞象诗之,时称三绝。师见曰:何为疥吾壁,命加垩。

又人名。【史记·郦生陆贾传】郦食其子郦疥数将兵。【前汉·功臣表】〈扌㝁〉顷侯温疥。

又与痎同。两日一发疟也。【左传·昭二十年】齐侯疥遂痁。【释文】疥,旧音戒。梁元帝音该,依字则当作痎。说文云:两日一发疟也。详后痎字注。 【类篇】或作蚧。

  • 相关问答

  • 问:疥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jiè

  • 问:疥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疥字共9画,部首是:疒。

  • 问:疥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疥字是半包围结构,疥的笔画顺序:点、横、撇、点、提、撇、捺、撇、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