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教材课文分析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性文章,采用了拟人的写法,语言朴实生动、活泼有趣。课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本课以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性文章,采用了拟人的写法,语言朴实生动、活泼有趣。课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本课以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能积极地思维,并通过学习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
课文主题
课文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影响,告诉我们:要想让水全心全意为我们服务,还需我们继续努力。
句子解析
1.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云的不同色彩。“白衣服”指白云,“黑衣服”指乌云,“红袍”指朝霞和晚霞。
2.“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四个拟人句组成排比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存在的不同地方,语言优美,有气势。
课文解读
这是一篇没署作者名字的文章,俗称无主文。
无主文,一般来说,不会是名家、大家之作,也不会是一个人的作品,估计也许是教材编者的集体创作。当然,有时教材编者操刀是必须的——教材编写的前辈叶圣陶先生也一直这么做的。那时是民国,白话文刚起步,叶先生感到适合小孩子读的白话文不多,索性自己操刀写;今天编者操刀,多半也是某一个主题找不到适合的文章了。
《我是什么》所在单元,主题是了解科学知识和科技成就,这篇课文用的是孩子比较喜欢的童话文体,并且是用第一人称来介绍“水”这一知识,不可谓不用心。但稍微遗憾的是,写作过程中有不少小小的遗憾,而这些遗憾不必大惊小怪,我们可以拿来让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练练课文的分析能力。
为什么把“我会变”作为第一自然段?因为全文都在讲“我会变”,用这句打头可以总领全文,结构上非常明了。
课文中“我会变”藏在第一自然段,就不好再引领后面几个自然段了——事实上后面的二三四三个自然段也是讲“我会变”的:第2自然段是水的形态的变(变雨、变雹子、变雪),第3自然段是水的活动的变(从睡觉到散步到奔跑到跳舞、唱歌一直到开大会,动作幅度越来越大),第4自然段是水的性格的变(有时候温和,有时候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