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我力求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使学生在了解抗日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同时,又观看了《狼牙山五壮士》电影录像,进一步体会五壮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后,学生自读课文,进入新课学习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一)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战士成功地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学完课文后,反思如下:
一、引导学生练习理清思路,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课文一共9个自然段,可分为五个部分:接受任务、痛歼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五个部分之间前后衔接紧密。学生在理清思路的过程中要开展一系列的逻辑思维过程,也会对文章的结构和构思方法有一些感性的整体的认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概括能力低,给课文分段能力低。所以,理清文章思路的练习是阅读教学中的常规训练,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
二、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感悟。首先从“文眼”入手。课题中使用了“壮士”一词,在深读之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称这五位战士为“壮士”?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原因,并说出想法。二从重点语段入手。在山顶痛歼敌人和英勇跳崖这部分内容最能表现五壮士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抓住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三从关键字词入手。比如:班长马宝玉的“走!”体现了班长及战士们的坚决,为了战友和群众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抓住这些字词反复朗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二)
在教学中,学生生成了这么一个问题:在最后关头,五壮士为什么不继续用石头砸?如果石头没了,还可以与敌人展开肉搏战,这样还可以多杀几个敌人,为什么要选择跳崖呢?在学生看来,与敌人同归于尽才能称得上是壮士,而选择跳崖好象并不“壮”。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大家研究。因为我在以前的教学中,从来都没有学生提出过这个问题。也就是大家对英雄们的壮举从来都没有怀疑过。既然今天大家对英雄们的壮举产生了怀疑,何不让孩子们再仔细阅读课文,来说说跳崖好还是同归于尽好?
我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9月24日,驻扎在龙门庄、管头、界安等据点的日寇和伪军约三千五百多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九路同时攻打狼牙山。当时隐蔽在狼牙山的我地方党政机关和群众有四万多人,情况十分危急。一团团长邱蔚接报后,决定连夜将机关和群众转移出去,只留下七连的一个班在山上坚守,拖住敌人,为这次转移赢得时间。七连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六班,六班只剩下五个人。战士们击退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把敌人引上了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敌人再也没有退路了。五位战士此时才选择了跳崖。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有同学说:“此时他们已经把敌人引上了绝路,敌人是上得来下不去,战士们已经没必要和他们搏斗了。”有同学说:“跳崖,还有一丝生的希望。万一跳在水里或被什么东西挂住呢。”有同学说:“我从课文书中知道,葛振林和宋学义真的被挂在树枝上,被群众救下后,历经千辛万苦,又回到了部队。”此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是啊,五位战士,拖住了三千五百多人,打死打伤了不计其数的敌人。掩护了四万多人的转移。你能说他们的行为不雄壮吗?任务完成了,在毫无退路的情况下,他们毅然选择了跳崖,你能说他们的行为不雄壮吗?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三)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是一篇老课文,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有这篇课文,五年前教五年级时也有这篇课文。老课文如何有新意,而且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不太了解的,该如何来进行教学呢?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境内,距保定西北约50千米,是晋察冀根据地的东部门户。1941年9月,日军集中7万人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因主力调出掩护军区领导机关,这里只留第l军分区第l团第7连担任防御。9月25日晨,日军约2000人开始向狼牙山进攻,第1团团长给7连的任务是坚守到中午12点,然后撤出战斗,向主力靠拢。7连隐蔽在山腰,待敌人接近时突然开火。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因此在小学课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本着这一原则,我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课时,也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一是让学生从表现英雄壮举的感人的语言中,感受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和为了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精神;二是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在理解描写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全文写出了五壮士志壮、胆壮、言壮、行壮和气壮,通过这五壮,体现了五壮士的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文章中的语句体现了五壮士的爱国情感,通过感情朗读,可以把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我就指导学生抓住壮士的语言和行动进行感情朗读,学生们能朗读出味道,感受到壮士的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四)
同样的教材《狼牙山五壮士》,以前的教学和现在却有不同的感受。以前的我费力地分析着故事情节,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平静得如死水一潭。而今,我轻松地和学生在一起学习,兴致勃勃地探究着,回味着,激动着,课堂上智慧的火花四处飞溅。课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成功的原因:
首先熟备课文。它使我在课堂上前后贯通,游刃有余。课前并非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框架,只要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完全可以随机应变,以学定教。例如,我事先并不知道学生首先会汇报“跳下悬崖”这部分内容,由于我能够把握住课文的骨架,将各部分内容了然于心,因此这部分内容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其次,在情境中师生互动,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如教学完“跳下悬崖”这部分内容后,让学生质疑、答疑后,我问:“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是五壮士喊的,为什么说“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你们能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当“老师”,自然不愿被自己的“学生”问住,于是他们互相补充,争相回答我的问题。(“五壮士的声音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五壮士的声音,就是中国人民的声音”。)在以上师生互动的情境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撞击,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花的理想场所。
除此之外,这节课我做到了四“让”: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让学生有机会“问”;让学生能经常“议”;让学生能自由“讲”。如片断中我让学生观看课文插图后,提问“大家看了这幅图想说点什么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触图生情,纷纷举起了手。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既表达了心声,又张扬了学生个性。
一样的教材,不一样的教法。该片段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学习伙伴,在学生伙伴有疑难需要帮助时,我们才需伸出援助之手,稍作点拨、引导。只有老师把时间、空间慷慨地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惑,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其创造性才能真正释放。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五)
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课文顺序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课文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的壮举,又突出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他们的感人事迹所体现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根据课文的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龙王庙,任务,崎岖,尸体,坠落,雹子,满腔怒火,横七竖八,斩钉截铁,居高临下,粉身碎骨"等相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围绕着目标,在课堂上我一方面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领悟思想与情感,受到思想的教育:于是,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在初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边默读边画出使自己受感动的语句,并在书旁适当批注;然后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语句,努力读出感情;再通过全班交流与教师点拔,明确到这些语句所体现的五壮士的伟大精神,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此外,我还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图文结合让学生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与伟大精神;最后在全面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各部分的小标题.另一方面我还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到一些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如,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突出人物特点与中心思想的部分详写,其余内容略写;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具体;有多个人物时既突出重点人物,又兼顾其他人物等。
5.在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的过程中,我还抓住重点语句,段落,采用指名读,自我与相互推荐读,分组读,齐读,配乐读,看图画读,范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指导朗读中,教师采用创设情境,渗透历史资料等多种方式,努力使学生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用心去读,动情而读,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读中记住人物形象,激发爱国情感,积累精彩语言,达到文道统一的教学境界.但孩子们都生活在舒适的和平年代,头脑里很难与那个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联系起来,很难体会到当时我们的中国人民为什么如此憎恨日本侵略者,很难体会到五壮士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激烈战争的场面,很难与五壮士及当时的人民产生种种的共鸣,于是,在课上完以后,我组织全体同学观看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在看的过程中,孩子们是那么认真而又投入,他们又是那么激动而又愤怒,仿佛在那一时刻,他们都纷纷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战场上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激烈的搏斗,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得落花流水……学生从中受到了很多的思想教育,理解深刻了,纷纷踊跃地谈了自己的感受与体会,收获颇丰。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反思(六)
《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我力求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使学生在了解抗日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同时,又观看了《狼牙山五壮士》电影录像,进一步体会五壮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后,学生自读课文,进入新课学习。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
通过学生对课题的理解,紧紧抓住“壮”字,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所在,便于学生牢牢地把握文章的情感线索。教师再激情导入,生动形象的电影录像比较好。尤其是故事**,五壮士壮烈跳崖的场面,把全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五壮士那宁可死也不做敌人俘虏的英雄形象是多么令学生佩服。
这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实践的乐园。对此,我颇有感慨。同样的教材《狼牙山五壮士》,却有不同的感受。以前的我费力地分析着故事情节,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课堂平静得如死水一潭。而今,我轻松地和学生在一起学习,兴致勃勃地探究着,回味着,激动着,课堂上智慧的火花四处飞溅。课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成功的原因:
首先熟备课文。它使我在课堂上前后贯通,游刃有余。课前并非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框架,只要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上完全可以随机应变,以学定教。例如,我事先并不知道学生首先会汇报“跳下悬崖”这部分内容,由于我能够把握住课文的骨架,将各部分内容了然于心,因此这部分内容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其次,在情境中师生互动,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如教学完“跳下悬崖”这部分内容后,让学生质疑、答疑后,我问:“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是五壮士喊的,为什么说“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你们能帮助我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当“老师”,自然不愿被自己的“学生”问住,于是他们互相补充,争相回答我的问题。(“五壮士的声音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五壮士的声音,就是中国人民的声音”。)在以上师生互动的情境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撞击,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花的理想场所。
除此之外,这节课我做到了四“让”: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让学生有机会“问”;让学生能经常“议”;让学生能自由“讲”。如我制作“跳下悬崖”这灯片让学生观看后,提问“大家看了这幅图想说点什么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触图生情,纷纷举起了手。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特别没在老师意料之中的一幕催人泪下。一男生(中队长)站起来领读一段肺腑之言。然后,又让全体队员举起右手向五位壮士敬队礼!此时,全班同学哭了,听课的老师流泪了,我也不由自主地举起右手含着泪融入孩子们一员,此时,连手都不知道放下。这样既表达了心声,又张扬了学生个性,又激发了师生情感。
一样的教材,不一样的教法。该片段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学习伙伴,在学生伙伴有疑难需要帮助时,我们才需伸出援助之手,稍作点拨、引导。只有老师把时间、空间慷慨地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惑,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张扬,其创造性才能真正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