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语文

《续写故事》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续写故事。这次习作是对本单元故事预测的延伸,从整个单元设计来看,这样的安排体现了“看、想、说、写”的思路,要求学生能根据故事的前半部分续编故事的后半部分。

续写故事教学反思一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续写故事。这次习作是对本单元故事预测的延伸,从整个单元设计来看,这样的安排体现了“看、想、说、写”的思路,要求学生能根据故事的前半部分续编故事的后半部分。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但想象要基于观察,基于生活,因此观察与联系生活实际是写好本次习作的关键。编写情节完整、合理的故事是本次习作的基本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乐于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简单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

  成功之处:

  引导学生了解续编故事首先要弄清三幅图画写了些什么,接着根据三幅图片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预测故事进一步的发展,续写接下来的故事,然后连贯地把故事写下来。不论故事按照什么情节续编,都要注意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意思。总之,一个故事一定要表达一个中心意思。续编故事,还要注意与开头部分紧密相联,展开想象的部分一定要合情合理,符合整个故事的意思。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
 


续写故事教学反思二

  《续写故事》是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本单元习作围绕“预测”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逐步养成学生便阅读便预测的习惯。本次习作主题是看图《续写故事》,旨在引导学生依据三幅插图和几个泡泡提示为线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运用前不久学过的预测的方法,对故事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合理的、多元的推理,预测故事情节,从而把故事写完,为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仔细研读教参,结合学生实际,我首先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根据本单元课文所学预测方法,一边仔细看图,一边做出预测。2,展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把故事写完整。3,能正确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四个板块,分别是导入、预测、续写、评改。在导入这一块,我原本设计有让学生谈谈自己过生日的情景,但后来考虑时间关系,导入不宜繁琐,最后予以删除,只通过简短谈话引入课题后,就进入第二个环节。在第二个环节前五稿设计中,我都是打算是三幅图画一幅一幅的出示,学生一幅一幅的观察图画和泡泡上的提示语,再依次一幅一幅内容的描述故事内容。我在试上的过程中发现,这样耗时太长,而且感觉图片的观察和从整体上推想并做简单描述故事内容对学生而言并不是很难,难点在后面的续写环节。所以在最后一稿教案中,我把这三幅图一并出示,要求学生按照顺序依次细致观察人物的外部表情、动作以及语言,感受人物内在世界,然后结合泡泡上面的提示同桌互说,为后面的写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在出示图片的时候出现了意外,电脑死机,怎么也点不开图片,于是我只得让学生看课文中的图片。

  通过全班交流,同学们能较完整地叙述图片上的内容。然后我结合本单元课文的训练要点,和同学们共同复习了预测的方法,并板书在黑班上。出示图四,图示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我板书课题:续写故事。接下来要求大家根据已有的故事情节,完善故事。在动笔前出示写作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开始动笔。在试上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从第一幅图画开始写起,结果发现到下课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写好,大多数学生连一半都没有写到,而且我试上所选的班级还是四年级的学生,当时有几个听课的老师也提出质疑:既然课题是续写故事,这节课应该重点放在紧密结合三幅图画的提示内容续写出结局,待到下一节课再把结局和前面三幅图的内容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作品。于是我根据学情,采纳了大家的建议,因此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续写这部分,前面的三幅图画只要学生能清楚地表述出来即可。

  等学生学生写的差不多了,我看时间还有6分钟,于是我随手拍了最先写好的四篇习作,并出示了习作评价标准,通过微信上传到电脑桌面上,然后和同学们共同修改了这四篇习作,由于教室窗户没有窗帘,摄像机像素过低,加上外面的阳光甚好,所以大家几乎看不到投影仪上面的内容,学生也是勉强看清。现在看来在这个环节,我做的未免有些随意。我应该从中选择一篇优秀的和一篇有典型问题的作品来比照着修改,然后组织同学们互评。

  总感觉本节课上的十分粗糙,问题诸多。比如,在对三幅图画指导学生观察,做的过于浅显,以为很简单,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好一点的同学可能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我忽视了班级中那部分在表达上存在问题的学生;在学生动手写作前,我提到了续写的内容要与给我们的材料紧密结合,但我并没有提供给孩子们有效的方法,以至于仍然有少部分学生的习作,与图画内容衔接的不是很紧密;课后批阅学生的习作,发现他们的作品大致雷同,不能体现自己的独特性。作为教师,我没有有效的把他们的思路打开。当然,这节课还有许多细节性的问题,等待大家为我一一指正。

返回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