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成语

爱汉语网 > 成语 >

三从四德

  • 三从四德
  • sān cóng sì dé
  • ㄙㄢ ㄘㄨㄙˊ ㄙˋ ㄉㄜˊ
  • 三從四德
  • 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 《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 从来不出闺门里,羞答答怎便将男儿细窥,则我这三从四德幼闲习,既嫁鸡须逐他鸡。©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三折
  • 逆来顺受、百依百顺
  • 倒行逆施、大逆不道
  •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封建礼教
  • spiritual fetters of wifely submission and virtue imposed on women in feudal society; the three obediences obey her father before marriage, her husband when married, and her sons in widowhood and the four virtues (morality, proper speech, modest manner and diligent work) of women in ancient China

  • 成语解释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三从四德

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三从四德

sān cóng sì déㄙㄢ ㄘㄨㄥˊ ㄙˋ ㄉㄜˊ

三从指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指旧时社会妇女所应具备的德性。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待装个老实学三从四德,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端的是哪里是三梢末尾?」《红楼梦.第四七回》:「我听见你替你老爷说媒来了。你倒也三从四德的,只是这贤惠也太过了。」也作「四德三从」。

三从四德

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习俗之一,“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这里的“从”并不是表面上的“顺从、跟从”之意,而是“辅佐、辅助”的意思。即未嫁的时候,听从家长(父亲)的教导,出嫁之后,辅佐丈夫持家执业,丈夫不在了,抚养教育抚养子女成人,引导、尊重子女端正生活理念。

“三从四德”,是一种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根据“内外有别(即男外女内的社会分工)”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

(来源:百度百科)

  • 德接龙
  • 三xxx
  • x从xx
  • xx四x
  • xxx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