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碑记。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碑志
亦作“ 碑志 ”。碑记。刻在碑上的纪念文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汳水》:“城东百步有石室,刊云‘ 汉 鸿臚 桥仁 祠’。城北五里有石虎、石柱,而无碑誌,不知何时建也。”《新唐书·张说传》:“﹝ 説 ﹞为文属思精壮,长於碑誌,世所不逮。”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 司马光 ﹞尝答 孙察 为其伯 之翰 求铭志书,歷叙多年不为人作碑志,所辞拒者数十家。” 朱自清 《<背影>序》:“试以 姚鼐 的十三类为准,如序跋、书牍、赠序、传状、碑志、杂记、哀祭七类中,都有许多小品文字。”
见“ 碑誌 ”。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bēi
刻着文字或图画,竖立起来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石头:界~。墓~。里程~。纪念~。立了一块~。
zhì
1.志向;志愿:立~。得~。~同道合。2.志气;意志:人穷~不短。3.姓。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拿碗~一~。5.记:~喜。~哀。永~不忘。6.文字记录:杂~。县~。《三国~》。7.记号:标~。
碑志
bēi zhìㄅㄟ ㄓˋ碑文和墓志,多为纪念功德而作。《南史.卷七二.文学传.刘勰传》:「勰为文长于佛理,都下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新唐书.卷一二五.张说传》:「长于碑志,世所不逮。」也作「碑志」。
碑志
碑志,指镌刻于石碑上的书法、文辞。为安葬设立的称“墓碑”,也称“墓表”、“墓碣”;列于墓道前者称“神道碑”,入墓穴者称“墓志”,或称“墓志铭”、“圹铭”。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