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反驳责难:~攻讦。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驳难
亦作“駮难”。驳诘,辩驳责难。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今聊与一二,加以驳难。” 宋 苏轼 《论给田募役状》:“而左右大臣意在速成,且利宽剩钱以为它用,故更相駮难,遂不果行。” 清 姚鼐 《仪郑堂记》:“迄 魏 , 王肃 駮难 郑 义,欲争其名,伪作古书,曲傅私説。”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大约以为驳难攻讦,至于忿詈,有违古之儒风,足以贻讥多士的罢。”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bó
1.指出对方的意见不合事实或没有道理;说出自己的意见,否定别人的意见:批~。反~。~价。这种论点不值一~。2.一种颜色夹杂着别种颜色;不纯净:斑~。3.驳运:起~。~卸。4.驳船:铁~。5.把岸或堤向外扩展:这条堤还不够
nán nàn nuó
1.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度。~点。~关。~熬。~耐。~产。~堪。~题。~以。~于。困~。畏~。急人之~。2.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免。~为。~保。~怪。~倒(dǎo)。~道。~能可贵。3.不好:~听。~看
驳难
bó nànㄅㄛˊ ㄋㄢˋ辩驳责难。
《魏书.卷七七.列传.辛雄》:「自后每有疑议,雄与公卿驳难,事多见从,于是公能之名甚盛。」
如:「荒谬的言论,应予驳难。」
驳难
驳难,亦作“驳难”。驳诘,辩驳责难。语出唐刘知几《史通·暗惑》:“今聊与一二,加以驳难。”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