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以毛做成的帽带。古时大臣犯罪时用之,以示自请罪谴。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牦缨
以毛做成的帽带。古时大臣犯罪时用之,以示自请罪谴。
《汉书·贾谊传》:“﹝大臣﹞闻谴何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辠耳,上不执缚係引而行也。” 颜师古 注引 郑氏 曰:“以毛作缨。白冠,丧服也。”《晋书·束晳传》:“主无骄肆之怒,臣无氂缨之请。”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国忠 奉氂缨盘水,死於道周。”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máo
牦牛,也作旄牛、髦牛。哺乳动物。分家养的和野生的。身上有长毛,多黑褐色,喜寒冷气候。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善于在空气稀薄的高山峻岭间驮运。野生牦牛数量稀少,属国家保护动物。
yīng
1.泛指用作装饰的穗子:帽~儿。红~枪。2.像缨的东西:萝卜~儿。3.绳子:长~。
牦缨
lí yīngㄌㄧˊ ㄧㄥ以长毛作冠缨。是罪人所戴的凶冠。
唐.陈鸿《长恨传》:「国忠奉牦缨盘水,死于道周。」
牦缨
牦缨,读音máoyīng,汉语词语,意思为以毛做成的帽带。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