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解释
- 引证解释
1.取得财宝。《穀梁传·桓公二年》:“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太庙。桓内弑其君,外成人之乱,受赂而退,以事其祖,非礼也。”
2.接受贿赂。《后汉书·皇甫嵩传》:“吏有因事受赂者,嵩更以钱物赐之,吏怀惭,或至自杀。”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受赂
取得财宝。
《穀梁传·桓公二年》:“取 郜 大鼎于 宋 ,戊申,纳于太庙。 桓 内弑其君,外成人之乱,受赂而退,以事其祖,非礼也。”
接受贿赂。
《后汉书·皇甫嵩传》:“吏有因事受赂者, 嵩 更以钱物赐之,吏怀惭,或至自杀。”
- 相关字义
- 国语辞典
- 网络解释
shòu
1.接受:~贿。~教育。~到帮助。2.遭受:~灾。~批评。~委屈。3.忍受;禁受:~不了。~得住。4.适合:~吃(吃着有味)。~看(看着舒服)。~听(听着入耳)。
lù
1.赠送财物;用财物买通别人:贿~。2.赠送的财物;买通别人的财物。
受赂
shòu lùㄕㄡˋ ㄌㄨˋ取得财物。
《谷梁传.桓公二年》:「桓内弑其君,外成人之乱,受赂而退,以事其祖,非礼也。」
受赂
受赂,汉语词汇。
拼音:shòulù
释义:1、.取得财宝。2、接受贿赂。
(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