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慷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慨〕a.情绪激昂,如“~慨激昂”;b.待人热诚,愿意用财物帮助人,如“为人~慨大方”。
〈形〉
(形声。从心,康声。本义:情绪激昂)
同本义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曹操《短歌行》
又如:慷惋(愤激怨恨);慷忾(慷慨。意气高昂);慷慨赴死(意气激昂,不畏死难);慷他人之慨(慷慨他人的财物来作自己的人情)
性格豪爽。
如:慷爽(大方;爽快)
大方。
如:慷达(大方通达);慷恺(大方)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慨也。从心亢声。一曰《易》“忼龙有悔”。苦浪切。又,口朗切〖注〗臣铉等曰:今俗别作慷,非是。
(忼)忼慨也。各本夺忼字。今补。忼慨、壮士不得志于心也。各本移入慨篆下。又夺于心二字。今依玉篇及文注补正。从心。亢声。苫浪切。又口朗切。十部。俗作慷。战国策。羽声慷慨。一本作忼慷。葢因忼有异体、而一複一夺也。一曰易忼龙有悔。按一曰易三字、乃易曰二字之误。浅人所改也。忼之夲义爲忼慨。而周易乾上九忼龙、则叚忼爲亢。亢之引申之义爲高。子夏传曰。亢、极也。广雅曰。亢、高也。是今易作亢爲正字。许所据孟氏易作忼、叚借字也。凡许引经说叚借。如无有作、堲谗说、曰圛皆是。浅人以忼龙与忼慨义殊、乃妄改爲一曰矣。
【广韵】【韵会】苦朗切【集韵】口朗切【正韵】口党切,与忼同。慷慨,激昂之意。【后汉·齐武王縯传】性刚毅慷慨。
又【五音集韵】胡朗切,音沆。
又去声。【正韵】口浪切,音亢。义同。
又【集韵】【韵会】【正韵】丘冈切,音康。【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成公绥·啸赋】时幽散而将绝,中矫厉而慨慷。徐婉约而优游,纷繁骛而激扬。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问:慷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kāng
问:慷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慷字共14画,部首是:忄。
问:慷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慷字是左右结构,慷的笔画顺序:点、点、竖、点、横、撇、横折、横、横、竖钩、点、提、撇、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