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块字解释
- 引证解释
1.成疙瘩或成团儿的东西:糖~儿。把肉切成~儿。
2.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两~香皂。三~手表。一~桌布。一~试验田。
3.用于银币或纸币,等于“圆”:三~钱。
〈名〉
(形声。从土,鬼声。字本作“凷”,是个会意字,表示土块装在筐器之中。后来写作“塊”,变成了形声字,现在简化为“块”。本义:土块)
同本义
凷,墣也。从土,一屈象形。——《说文》。张舜徽注:“凵象盛土之器,而土在其中也。”
凷,坚土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寝苫枕块。——《仪礼·丧服传》。释文:“土也。”
大块噫气。——《庄子·齐物论》
大块禀群生。——《文选·张华诗》。注:“谓地也。”
石块丛起则历。——《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又如:块阜(小土丘);块苏(土块和草堆。比喻卑微);块山(土墙)
成块的东西。
如:把肉切成块;块子(成块状的形体);块聚(凝结成块)
郁结的心思[pented-up]。
如:块磊(比喻郁结在胸中的愁闷或气愤)
〈量〉
整体的一部分
人运大石一块。——清·邵长衡《青门剩稿》
又如:一块布;一块石头;一块煤;一块方糖;一块肥皂;一块冰砖
中国基本货币单位。
如:三块钱
〈形〉
孤独;孑然
块然独立天地间。——《荀子·性恶》
块然独立,则哀愤两集。——刘琨《答卢谌书》
又如;块坐(独坐);块然(孤独;安适自得的样子);块独(孤独)
- 块字相关
- 外文翻译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篇海类编】音月。
(块)【唐韵】苦对切【集韵】苦怪切【韵会】苦溃切【正韵】苦夬切,音蒯。【说文】墣也。【博物志】徐州人谓尘土爲蓬块。【左传·僖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出亡,过衞,衞不爲礼,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
又【仪礼·丧服】凡丧居倚庐,寝苦枕块。
又造物之名曰大块。【庄子·大宗师】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郭璞·江赋】焕大块之流形。
又垒块,胷中不平也。【世说】晋阮籍胷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又衔块,请罪也。【唐书·宗纪】天宝末,安禄山反,帝欲禅位太子。杨贵妃衔块请死,帝意沮,乃止。
又孑也。一曰楚人谓我曰块。【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歎。【陆机·文赋】块孤立而特峙,非常音之所纬。
又【类篇】苦会切,音桧。义同。
又与蒉通。互见凷字注。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问:块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kuài
问:块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块字共7画,部首是:土。
问:块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块字是左右结构,块的笔画顺序:横、竖、提、横折、横、撇、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