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泡字解释
- 引证解释
1.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造成的球状或半球状体:水~。肥皂~儿。
2.像泡一样的东西:灯~儿。手上起了~。
3.较长时间地放在液体中:两手在水里~得发白。
4.故意消磨(时间):在茶馆~了俩钟头。
[pào]
1.(~儿)鼓起而松软的东西:豆~儿。眼~。
2.虚而松软;不坚硬:~枣。~线。这块木料发~。
3.小湖(多用于地名):月亮~(在吉林)。莲花~(在黑龙江)。
4.用于屎和尿。
[pāo]
〈名〉
(形声。从水,包声。本义:浮沤,水泡)
同本义。
如:水泡;肥皂泡
像水泡一样的东西[sth.shapedlikeabubble]。
如:手上起了泡;泡灯(同“炮灯”。一种圆形的灯);泡头钉(钉的一种。钉帽鼓起呈泡状);泡幻(如水泡般空幻);血泡
〈动〉
用沸水、热水烫浸,或将东西浸在水中。
如:泡种谷;泡咖啡;泡茶(把干果、蜜饯等泡在茶里,叫泡茶);泡在牛奶里的面包
较长时间地呆在某处消磨[时间]。
如:大家陪着“泡”一天可受不住呢!;泡病号(指借故称病长期不上班,或小病大养);别瞎泡了,快把工作做完
另见pāo
泡[pào]
〈名〉
古水名。又名丰水
泡,泡水,出山阳平乐,东北入泗。——《说文》
鼓起而松软的东西[sth.puffyandsoft]。
如:豆腐泡儿;眼泡儿
〈形〉
盛大
泡,盛也。——《方言》二
又如:泡溲(水盛大的样子)
〈方〉∶虚而松软。
如:这块木料发泡;泡枣
〈量〉
用于屎尿或涕泪。
如:撒一泡尿;拉泡屎
相当于“番”、“回”
顺便去会制台,着实恭维一泡。——《文明小史》
另见pào
泡[pāo]
- 泡字相关
- 外文翻译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水。出山阳平乐,东北入泗。从水包声。匹交切
(泡)泡水。出山阳平乐。东北入泗。山阳郡平乐、见前志。志云侯国。泡水、东北至沛入泗。水经注泗水篇曰。黄沟、又东逕平乐县。又东、右合泡水。卽丰水之上源也。水上承大荠陂。东逕贳城北。又东逕已氏县故城南。又东逕卭城县故城南。又东逕单父县故城南。又东逕平乐县。右合泡水。自下丰、泡竝得通称。故地理志曰。平乐、泡水所出。又东逕丰县故城南。又东逕沛县故城南。于城南东注泗。地理志曰。泡水自平乐东北至沛入泗者也。按今泡河自今山东单县流逕江苏丰县北。又东逕沛县畍。循城东南。至泗亭驿而合于泗。从水。包声。匹交切。按今俗曰包河。古音在三部。又流貌也。或曰浮沤也。
【唐韵】匹交切【集韵】【韵会】【正韵】披交切,音抛。水名。【说文】水出山阳平乐,东北入泗。【水经注】卽丰水之上源也。
又水上浮沤也。【梵书】如梦幻泡景。
又【广韵】薄交切【集韵】蒲交切,音庖。泡泡,流也。【山海经】其源浑浑泡泡。【注】水濆涌之声也。
又【扬子·方言】泡,盛也。江淮之闲曰泡。【注】泡肥,洪张貌。
又泡溲,盛多貌。【王褒·洞箫赋】泡溲汎。
又【集韵】班交切,音包。泡,盛也。
又皮敎切,音咆。水泉也。
又鱼名。【张师正倦游录】南海有泡鱼,大如斗。泡,去声。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问:泡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泡字是一个多音字,拼音(音节)是:pào / pāo
问:泡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泡字共8画,部首是:氵。
问:泡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泡字是左右结构,泡的笔画顺序:点、点、提、撇、横折钩、横折、横、竖弯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