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雩字解释
- 引证解释
古代求雨的祭礼。
〈动〉
(形声。从雨,亏(于)声。本义: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同本义
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说文》
则帅巫而舞雩。——《周礼·司巫》
大雩者何,旱祭也。——《公羊传·桓公五年》。注:“使童男女各八人舞而呼雨,故谓之雩。”
雩而雨,何也?曰,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荀子·天论》
又如:雩宗(设祭坛祭水旱);雩祭(求雨祭祀);雩敛(向人民征收祈雨祭礼所需的费用);雩坛(求雨的祭坛)
- 雩字相关
- 外文翻译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公羊传曰。大雩者何。旱祭也。月令。仲夏之月。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穀实。注曰雩、吁嗟求雨之祭也。雩帝、谓爲坛南郊之旁。雩五精之帝。配以先帝也。自鼗鞞至柷敔皆作曰盛乐。凡他雩用歌舞而已。春秋传曰。龙见而雩。雩之正当以四月。按郑言五精之帝。高诱注时则训曰。帝、上帝也。许独云赤帝者、以其爲夏祭而言也。以祈甘雨、故字从雨。以于?而求、故从亏。服䖍曰。雩、远也。亦于从于得义也。从雨。亏声。羽俱切。五部。
()雩或从羽。或字如此作。雩舞羽也。说从羽之意。周礼乐师。有羽舞。有皇舞。郑司农云。羽舞者、析羽。皇舞者、以羽覆冒头上衣饰翡翠之羽。鼓师云。敎皇舞。帅而舞旱暵之事。按皇舞亦羽舞也。故字或作䍿。而雩或作?。
【唐韵】羽俱切【集韵】【韵会】云俱切,音于。【说文】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从雨于声。【玉篇】请雨祭也。【尔雅·释训】舞号雩也。【注】雩之祭,舞者吁嗟而求雨。【礼·月令】仲夏大雩。【注】。雩,吁嗟求雨之祭也。【左传·桓五年】龙见而雩。【注】远爲百穀祈膏雨也。【疏】雩之言远也。远者豫爲秋收,言意深远也。
又雩娄。地名。【左传·襄二十六年】楚子秦人侵吴及雩娄。【释文】雩,音于。
又【前汉·地理志】豫章郡雩都,琅邪郡雩叚。
又【广韵】况于切【集韵】匈于切,音訏。【广韵】雩娄,古县名。在庐江。【左传·雩娄释文】徐邈读。
又【集韵】休居切,音虚。【左传·雩娄释文】韦昭读。
又【集韵】汪胡切,音乌。【左传·雩娄释文】或读一呼反。
又【集韵】【类篇】王遇切,音芋。【尔雅·释天】螮蝀谓之雩。螮蝀,虹也。【注】俗名美人虹。江东呼雩。【释文】雩,于句切。 【说文】或作。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问:雩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yú
问:雩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雩字共11画,部首是:雨。
问:雩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雩字是上下结构,雩的笔画顺序:横、点、横撇/横钩、竖、点、点、点、点、横、横、竖折折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