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下腹坠胀

下腹坠胀

时间:2023-08-05 15:30:35人气:1435作者:等你我要评论(0)

下腹坠胀

1下腹坠胀是怎么回事 下腹坠胀,多见于妇科疾病,妊娠或子宫疾病,或者分泌排泄系统如,大小肠,膀胱尿道疾病等。盆腔充血主要有以下原因:

1、膀胱、生殖器官和直肠三个系统的静脉丛彼此相通,缺乏瓣膜,易导致盆腔充血。

2、女性,特别是体质不良,长期从事站立工作、子宫后位、长期便秘、早婚早育、孕产频繁的人,以及患有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炎症时,静脉血流量增多,盆腔静脉压力增高,影响静脉回流,也容易导致充血。

3、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会加重淤血状态。此外,不规律的性生活,也会导致盆腔充血,从而引起下腹坠胀。一般女性在性兴奋时,大量血液涌入盆腔组织,形成充血状态。如果未能达到性高潮,则盆腔充血状态消退很缓慢,会出现下腹坠胀、酸痛等不适。2下腹坠胀有哪些表现 盆腔瘀血症的症状涉及范围极广,而体征上又与某些其他病变混同,因此常造成临床诊断上的困难。但如能详细询问病史,注意症状与体征上的差异,除外其他有关疾病,适当应用盆腔静脉静脉造影及腹腔镜检查,即可作出较为可靠的诊断。以下几点可以提供参考:

1、病人多为生育年龄妇女,有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生产、流产史,继某次生产或流产后不久,出现上述慢性盆腔疼痛,低位腰痛、性感不快、痛经等症状,但并无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史。

2、自觉症状与客观检查所见不相适应。病人诉说的症状多而严重,而妇科检查仅见宫颈肥大、紫蓝、有的有糜烂,子宫后倒于骶骨凹内,但如猛一触动子宫颈或触抵后穹窿,就会引起相当严重的盆腔及腰骶部疼痛,宫旁及附件区有明显的压痛及饱满感,如继续慢慢地触摸时则有一种软如海绵的感觉,并没有慢性附件炎所常有的增厚及硬的条索状物,也没有腹肌紧张及反跳痛。当企图用手法使后倒的子宫体复成前位时,病人更是感到疼痛难忍。

3、常伴有经前期乳房肿痛及某些神经衰弱的症状。

4、虽曾被诊断为“慢性附件炎”或“慢性盆腔炎”,但却很少妨碍怀孕。甚至于人工流产后被诊断为慢性附件炎,症状尚未治愈就又怀孕了。

5、对以往按慢性盆腔为所进行的各种治疗均收效不大,甚至毫无效果。病人自觉有严重的妇科病,久治不愈,被妇科医生视为难治之症。3下腹坠胀怎么办 俗话说“十女九带”,十个女人有九个白带异常,普遍有痛经、月经失调等问题。去医院检查,还会发现宫颈炎、阴道炎、慢性盆腔炎等妇科疾病。经过我多年临床发现,这些妇科病都是由于下半身(尾闾关)火力不足引起的。 女性整个重要的脏器都在下腹部,这里是人体阳气的海洋。如果说你阳气很虚弱的话,身体的气血运化就会不足,容易造成下焦寒湿瘀阻。这就像身体里有了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满是阴霾。 曾经有个同事过来找我,说:“傅医生,听说你在研究养生之道,能不能给我提一些建议啊?” 我观察了她的整体情况,虽然才28岁,但是脸色发青、黯黄,尤其是在尾闾关八髎这个地方出现了塌陷,有多处的刺痛点。据我的临床经验,如果说八髎的压痛点超过3个且刺痛,说明下焦有瘀血,寒湿内阻,存在慢性的盆腔炎、盆腔瘀血等。 我说:“你肯定有盆腔炎了,而且是慢性的盆腔炎。”她点了点头。可我一看她吃的药,都是些妇科千金片、益母草胶囊这样的清热药。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必然会损伤人体的阳气,不但盆腔炎没好,还会造成体力下降,精力不振,脸色萎黄,过早衰老,甚至停经、闭经,使病情迁延不愈。在我看来,这种见热清热、见痛止痛的医药大行其道,真是害人不浅。 调治妇科病重在温、清、通、补 我当场就给她做了温灸,重点灸后背的八髎、八华30分钟,还有腹部神阙30分钟。 做完之后,我还给她开了附子理中丸和苓桂术甘汤加减服用,用的是温清通补的方法,以干姜、桂枝、附子生发阳气,然后配合益母草、桃仁、红花,目的是通阳化气,化解下焦水湿。 另外,我让她回家后,再配合掌击八髎500~1000次。别看次数这么多,也就10分钟的事,1分钟可以拍打100下。 几天后,她就告诉我下腹的坠胀感明显缓解了,白带也正常了,全身特别轻松。她跑到B超科一查,盆腔积液明显消失,连旁边的医生都觉得不可思议。 我也不是夸自己多厉害,而是抓住了病因的根结。在治妇科病时,我非常讲究从整体上来调理,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温、清、通、补。温,温通身体的阳气,清,清除身体的瘀浊;通,把已瘀阻的经脉通开;补,补足下半身的命门之火。 这里头最重要的办法就是温补。所谓“温肾固本,强身健髓”,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妇科疾病,这也是我在临床中一个切身的体会和经验。最简单的温补方法就是灸法,它对调理妇科病效果特别显著。 其实,妇科的问题无非是下半身的肝经、脾经、肾经不通,所以我还要送你一个通治妇科病的方案:

①重点灸背部八髎、肝俞、脾俞、肾俞30分钟;

②腹部重点灸肚脐以下的区域(中极、关元)30分钟;

③用艾条灸三阴交和血海各15分钟。 灸的过程中,你会感觉有一股暖流向上渗透,长期坚持对消除妇科顽疾有很好的效果。 注意:开始的时候,要连续做5天,每天灸1次,5天后可一周灸2次,每次至少灸半小时至1小时,长期坚持。 武术大家祖传下来的掌击八髎法 治妇科病除了温灸,你还可以掌击八髎。这是杨永宗师在民间挖掘整理中得到的一个秘法,据说是一位山西的民间武术家祖传的。 当时,那位民间武师的家境非常困难,儿媳妇年纪轻轻就有很严重的贫血,脸色苍白,气虚无力。这位武师听说家里祖传有一种培养阳气的方法,那就试一试吧。于是,他每天帮儿媳妇击打八髎3000次。慢慢地,儿媳妇的病就好很多了,脸色也恢复了红润。 八髎就在尾闾关靠近脊柱的下方,尾闾关是人体元气萌发的“雪山地带”,所以你通过掌击八髎,就可以整体催发阳气,使全身经气畅通。这种方法可以治疗一切阳虚疾病,包括腰酸背痛、男女科疾病、大小便不好等。 方法:

①手掌合拢,掌心虚合,呈空心掌。空心掌振动比较强,且能量容易聚焦;

②在八髎处(见上图),竖掌持续性拍打,每天500~1000下,手指朝上或向下都可以。 随着击打八髎次数的增加,你会出现酸麻、刺痛的感觉,并且有一股暖流由外向内渗透,流向背部、头顶,全身微微出汗,这说明已经达到最佳效果了。 “百病神针”大师的祛病绝活——掌推八华 掌根放在大椎穴附近,手指朝向下,手掌接触到的地方就叫“八华”。这个八华和八髎是相对应的,它是治疗妇科病的一个神秘三角区,很多人都不知道。八华是湖北“百病神针”李柏松大师治疗妇科病的常用区域,我在临床上也发现了它的独特之处,在这里推荐给大家。 方法:

①把手搓热,手掌贴在大椎穴,手指朝下;

②先只推一个手掌的位置(相当于从大椎穴推到身柱穴),然后在这个位置反复推30~50次,用掌心把这块皮肤搓热、搓烫;

③搓完之后,一直推到八髎,做5~10次,让整个脊柱发热。 慢慢地,你就会感觉到一股暖流流向心肺,温煦全身。 养阳是女人一生的健康大事 女性的体质偏于阴柔,所以一生都要养护阳气。为什么说18岁的姑娘一朵花呢?就是因为她这时阳气很充足,气血调和,自然脸色红润,体格强壮。 现代女性的工作、生活压力都很重,而且很多人爱吃冷饮,不重视月经期的保养和产后保养,这些都可能造成阳气的虚弱。 所以,切记不要再吃苦寒的食物或药物,以免继续损伤元气。同时,你还要坚持两个动作:每天先打八髎,再推八华。如此,全身就会像晒了30分钟的太阳一样,充满生活的热力,不畏寒冷。4下腹坠胀可以避免吗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盆腔瘀血症的病因,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其发生。

2、加强计划生育宣传,防止早婚、早育、性交过频及生育较密,提倡最多生两个孩子,两次生产至少应有3~5年的间隔,使生殖器官不仅在解剖上、生理功能上,而且血管的性能都得充分的恢复。宣传科学方法避孕,不采用性交中断避孕法。也不主张禁欲。

3、重视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改善一般健康情况,对某些体质较弱的人尤为重要。

4、加强产后卫生宣传,推广产后体操,对促使生殖器官及其支持组织的恢复有很大好处。休息或睡眠时避免习惯性仰卧位,提倡两侧交替侧卧位,有利于预防子宫后位的形成。防止产后大便秘结及尿潴瘤,有助于生殖器官的恢复及盆腔静脉的回流。

5、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对长期从事站立或坐位工作者,有可能时应开展工间操及适当的活动。此外,不论能否入睡,中午躺在床上休息一段时间,可消除上午的疲劳。但值得提出的是,卧床休息或睡眠时,不同的姿式对消除疲劳,改善盆腔血运有不同的效果。从力学的观点来说,仰卧位时,盆腔大部分静脉的位置均低于下腔静脉,其静脉压力虽较立或坐着时减低不少,但较侧俯卧位时明显增高。前人在养身功中就有“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的铭言。所以,提倡从习惯上采取血曲腿侧俯卧位,对防止甚至治疗某些轻症的盆腔瘀血症,都有很好的效果。5下腹坠胀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病人多为生育年龄妇女,有过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生产、流产史,继某次生产或流产后不久,出现上述慢性盆腔疼痛,低位腰痛、性感不快、痛经等症状,但并无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史。

二、自觉症状与客观检查所见不相适应。病人诉说的症状多而严重,而妇科检查仅见宫颈肥大、紫蓝、有的有糜烂,子宫后倒于骶骨凹内,但如猛一触动子宫颈或触抵后穹窿,就会引起相当严重的盆腔及腰骶部疼痛,宫旁及附件区有明显的压痛及饱满感,如继续慢慢地触摸时则有一种软如海绵的感觉,并没有慢性附件炎所常有的增厚及硬的条索状物,也没有腹肌紧张及反跳痛。当企图用手法使后倒的子宫体复成前位时,病人更是感到疼痛难忍。

三、常伴有经前期乳房肿痛及某些神经衰弱的症状。

四、虽曾被诊断为“慢性附件炎”或“慢性盆腔炎”,但却很少妨碍怀孕。甚至于人工流产后被诊断为慢性附件炎,症状尚未治愈就又怀孕了。

五、对以往按慢性盆腔为所进行的各种治疗均收效不大,甚至毫无效果。病人自觉有严重的妇科病,久治不愈,被妇科医生视为难治之症。

六、对于具有前述症状,经妇科检查及其他辅助诊断方法,如子宫输卵管造影等,排除盆腔器质性病变,而临床疑为盆腔静脉瘀血症,可行盆腔静脉造影协助诊断,具体实施详后。

七、盆腔静脉造影术是将造影剂注射在子宫腔底部肌层内,使子宫静脉、卵巢静脉及部分阴道静脉,髂内静脉显影,并以一定时间之间隔连续拍片,了解盆腔血液(主要是子宫静脉及卵巢静脉)流出盆腔的时间,作为辅助诊断瘀血症的一个方法。

CopyRight2021年 【爱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1350号-1

举报邮箱:aixaiza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