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冬季养生健康知识

冬季养生健康知识

时间:2023-08-15 13:32:08人气:572作者:米粒我要评论(0)

冬季养生健康知识

一、冬天御寒的5个方法

1、保暖要从脚开始 由于宝贝脚部皮肤细嫩,身体活动少,体温调节功能发育还不完善,脚部更容易受凉,引发感冒等疾病,所以一定要注意宝贝脚部的保暖,尤其是外出时,以免着凉。冬季父母们除了要注意给宝贝的脚注意保暖外,最好坚持每天为宝贝洗脚,不仅可以清除脚上的污物,还可以通过水和手对脚的刺激、按摩,舒经活络,改善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防病治病,健体强体。

2、外出时注意头部保暖 在寒冷的冬天,气温越低,头部散发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比值就越大。外出时,不妨给宝贝佩戴帽子和耳套等,减少宝贝头部散发的热量。当宝贝剧烈运动后,不宜马上脱掉帽子,避免热量大量散失,宝贝容易受凉引发感冒。

3、合理穿衣 宝贝穿少了,容易受凉感冒;穿多了,容易出汗,也容易受风寒引发感冒。最好根据衣服的厚薄和所在环境的温度而定。一般来说,不会走的宝贝,穿的衣服应该和大人安静状态下,感觉舒适,不冷不热时所穿的衣服一样厚薄就可以了。如果宝贝已经会走了,就要给宝贝少穿一件,因为,宝贝会走以后,运动量比较大,容易出汗,但父母要注意摸一摸宝贝的小手。

4、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 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强身体。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做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患者,运动应选择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防止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要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

二、秋冬季如何健康养生

1、养阴注意多喝水 干燥的秋冬季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补水必不可少。一个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虽然为了健康、减肥、美容等推荐每天多多饮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况下,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违反生理需求,就会造成反效果,水分超越身体必要量,细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胀,最坏的结果会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正确的饮水量要根据个人每天的日常活动量进行调节,正常情况下,每天至少饮用1.5~2L水。每次的饮水量控制在1~2杯。

2、穿衣注意保暖 有些人比较粗心,天冷了没有及时添加衣服;有的人为了漂亮,本来穿得就少,还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风大的时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虚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会肚子疼、拉肚子,这是胃肠道的一种自然反应,最好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多穿点,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严实点。 选择冬装的首要标准就是保暖。在众多的衣料中,羊毛、氯纶、腈纶、蚕丝、醋脂粘胶棉保暖性最高,而锦纶、丙纶、涤纶的导热性较高,不太适合用于御寒。衣料中所含的空气越多,保暖性就越好。厚的羊毛织物和蚕丝含空气量大,保暖性就好。尤其是羊毛织物的气孔不是直通的,因此,保暖性更佳。

3、朝喝盐水晚喝蜜 入秋后会经常觉得口渴,光喝白开水,不能抵御秋燥。人体水分,很快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所以,应该“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就是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点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举三得。 盐有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淡盐水,有利于降火益肾,保持大便通畅,改善肠胃的消化吸收等。蜂蜜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的作用。每天睡觉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温开水调服,不仅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还有镇静、安神、除烦的作用。此外,盐水和蜂蜜水还有防止血压升高的效果。盐中含有大量的钠,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而蜂蜜中钾含量较高,有助于排出体内多余的钠。

4、饮食注意预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秋分养生虽然以多吃“辛酸”果蔬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

三、冬季养生的5个小常识

1、冬补以温补为原则 现代医学认为,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不但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冬要温补,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养生:因人、因地而异。

2、越冷越喝水 人们待在温暖的室内,很少外出活动,但并不意味着人体消耗的水分就会减少。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更应补充水分。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出现血栓等症状,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天多喝点水还能加快新陈代谢,起到抵御寒冷的作用。

3、喝酒不暖身,最好喝生姜红茶 因为皮肤下的微细血管因酒精而迅速扩张,血液会由于表面扩大而快速降温,所以喝了酒之后反而容易感冒。专家建议,冬季暖身最好喝生姜红茶。因为红茶中的红色色素有提高体温的作用。生姜中的成分具有利尿、发汗的功效。

4、11点前睡觉是最悭的补药 最简单、最便宜、也最好的进补是早睡,每天不晚于11点睡觉。专家强调,夜晚之于人体就相当于冬季之于自然,大自然在冬季要休眠,人也要在夜晚睡觉,晚上11点是子时,也就是人体的冬天,睡着了阳气才能藏入身体,醒着阳气浮于体外,这个时候睡觉了,人体的阴、精、气、血、阳气都补了。

5、早上吃“硬”,晚上喝稀 这里说的早吃“硬”,其实并不是指口感硬的东西,而是营养丰富、能量较高的食物。刘德泉说,早饭吃得好,才能更好地保证一天活动所需的能量。如瘦肉、谷物食品等。但消化功能较弱的老年人也得同时考虑食物是否易消化。 晚饭后,人的活动量会减少,为了避免食物堆积,应少吃点,并选择好消化的食物,以稀粥为好,肉类、辛辣食物等最好避免。晚餐喝粥还有养胃、安神的作用,推荐老人可以吃些山药粥、莲子粥、红枣粥等。

四、冬季如何增强体质

1.傻笑让血液循环增速21% 最新研究表明,看喜剧由衷发笑的人,其血液循环会增速21%,效果甚至可以持续一整天。而当他们看严肃的记录片的时候,血液循环速度则会下降18%。所以说,经常“傻笑”,可以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保健方法。

2.刷牙、用牙线可使头颈肿瘤发病率减少八成 爱护牙齿不仅可以使你变得更有魅力,还可以有效减少由于牙病引起的各种头颈部肿瘤的发病率。定时刷牙、养成使用牙线清洁牙缝的习惯就可以将头颈部肿瘤减少80%,简单可行。

3.泡壶茶,减少两成中风 经常喝茶的人比不喝或者少喝的人患中风的危险要低的多,比如说一天喝三杯以上茶的人,就比少于一杯的中风风险低20%。而且不管是红茶还是绿茶,其中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对人体血管和动脉都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4.“书面”感谢让你生活更美好 如果你想感谢谁,建议你把感谢的话写下来,可以不局限于形式,写下来的感谢要比口头感谢,带给人更多的回味空间。一项研究表明,“书面”的感谢,能让双方都感到更多的快乐,随之,身体的免疫系统、肺部、肝脏等也会更加健康,还能降血压、保持体型等意想不到的功效。

CopyRight2021年 【爱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1350号-1

举报邮箱:aixaiza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