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时间:2023-08-17 09:28:37人气:840作者:Don't be evil我要评论(0)

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孩子骨骼的发育会受到很多家长的关注,这是因为骨骼发育得不好,会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此外,缺钙还能影响骨骼发育,导致钙在后期流失,如骨质疏松等。所以,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是什么呢?以下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

1、头颅的发育

头颅与大脑一起生长。头围的大小、颅骨间隙及囟门闭合迟早可以用颅骨发育的标准来衡量。

宝宝出生时过小或过早闭合,预示着婴儿的脑部发育有问题;青春期过大、闭合延迟也可能是病理情况,建议儿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

2、脊柱发育

宝宝出生后的头一年,脊柱的生长速度比四肢快。宝宝的动作发展应该和脊柱的发展相适应,也就是说,宝宝2-3个月大的时候会抬起,6-7个月大时能独自坐着,8-9个月大的时候会爬,10-11个月大时能站立,12-16个月的时候还会走路。

如果没有到相应的月龄,宝宝不宜过早学坐、学站,以免导致脊柱过度屈曲,从而影响孩子的身高。

3、长骨头的形成

肢长骨结构分为三部分:骨干、骺和干骺端。

宝宝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在长骨两端的骺端有骨化中心及软骨板持续生长,这样骨的长度就会逐渐增大,高度也会增加。

除了先天因素外,骨骼的发育和行为也有很大的关系,宝宝的骨骼发育会更好吗?下面有六点说明:

1、选择哺乳方式

牛奶中的钙质最容易吸收,所以吃牛奶的孩子骨骼发育得更好。

而且,良好的外表和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关系,因为骨骼的发育决定了脸型和体型。

喂养了6~9个月高质量母乳的婴儿,双臂的力量可以将自己吊在一根横杆上,拥有运动员的雏形;丰盈的双颊可容纳更多的氧气;挺直的鼻梁,让呼吸更加顺畅,这种优势终会让人倍感舒畅。

2、关注饮食

适量补充微量元素。幼儿体内维生素A、D、C以及钙、铁、磷等矿物元素都是促进幼儿长高的重要成分。在牛奶、鸡蛋、豆类、鱼、瘦肉等食物中含量很高。

3、经常锻炼、晒太阳

锻炼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血液循环,为骨骼组织提供更多的营养,使骨骼生长速度加快,骨密度增大。

4、宝宝交替爬行

爬行交替能满足宝宝不愿安静坐的习惯,又能锻炼胸、腰背及四肢的肌肉,能促进骨骼的生长,为日后站立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

爬行交替是一项剧烈的活动,消耗能量多,有助于多吃、多睡,从而促进身体健康发育。

5、坐、站好,保持好姿势

父母平时要注意幼儿正确的坐姿、坐姿,桌椅、床铺等设施要符合幼儿的身体发育情况,否则容易导致幼儿驼背、佝偻等疾病。

6、骑自行车帮助宝宝骨骼的健康发育

儿童骑车,是幼儿锻炼身体的好方法,适当、科学的运动,能促进幼儿骨骼、肌肉的发展。

但是,因为幼儿的发育还不完善,父母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在骑自行车时受伤。

要促进骨骼的发育,首先要有健康的饮食,营养是身体生长的第一要素,每天要保证蛋白质和钙的摄入。

其次,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科学证明,人体每天长高时间在10-2点之间,若错过这段时间,就不容易长高。一定要进行适度的锻炼,同时不能过度活动。

CopyRight2021年 【爱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1350号-1

举报邮箱:aixaiza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