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古代有没有近视眼?

中国古代有没有近视眼?

时间:2023-08-23 16:20:40人气:1206作者:伯伯讲蜀黍很愁我要评论(0)

中国古代有没有近视眼?

首先要说,中国古代不但有近视眼,而且数量未必少。

直接的证据,就是一件矫正视力的日常用具:眼镜。

虽然很多西方人认为,眼镜最早诞生于13世纪的威尼斯,但中国的典籍史料告诉我们:最晚在宋朝时,中国人就用上了眼镜。

在南宋典籍《洞天清录》里,眼睛的效用到了“以此掩目则明”的地步。

不过那时的眼睛,还是一个椭圆形的透镜,以名贵的玉石紫晶制成,一般人家真心用不起。

不过,这简略的记载也说明,古代读书人患上近视眼的概率,还是非常大的。虽说古代识字率低,但那个没有电灯等照明设施的年代里,人们夜晚读书,就是个严重伤眼的事情。

而在宋朝以前,隋唐的《治目方》《疗目方》等专业眼科医术里,也记载了各种“眼伤”的症状,与近视眼的表现,也是十分吻合。可以说,自古以来,近视眼虽然不普及,却也困扰了不少古人。

所以,到了明清年间,欧洲眼镜的传入,自然在当时中国引起轰动。这种当时被叫做“西洋镜”的眼睛,虽说模样粗苯不堪,却以其良好的功效,自明中期起就火遍士大夫阶层。

好些明清年间的文化名流,都是它的忠实用户。比如写下传唱不衰《桃花扇》的剧作家孔尚任,当时就曾热情讴歌眼镜的功效:制镜大如钱,秋水含双穹,蔽目目转明,能查毫末秒。

这样强大的“西洋镜”,那时价格自然也不菲,不过中国的本土眼镜制造业,也在那时异军突起。

起先还是仿制“西洋镜”,然后明末清初工匠孙云球,创造性开发了水晶镜片磨制的新眼镜,轻松压倒了“西洋镜”的威风。

之后诸如“存目镜”“放光镜”等各种眼镜,源源不断出现。

著作《镜史》更成了古代中国眼镜工艺的宝典。不久后的雍正年间,雍正皇帝本人用的眼镜,就有茶色镜,近视镜等三十五种。全是百分百的国货。

所以,如果说“古代中国没有近视眼”,那考虑过这些中国眼镜工匠们的感受没?造个眼镜,都可以如此后来居上。

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就是中国人的传承。

CopyRight2021年 【爱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1350号-1

举报邮箱:aixaiza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