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时间:2023-09-03 08:25:08人气:645作者:柠檬我要评论(0)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1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功效与作用:

1.治疗慢性肾炎 取干燥玉米须50克,加温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约得300~400毫升药液,过滤后内服,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治疗慢性血管球性肾炎9例,经10个多月观察,其中3例获得痊愈,2例进步,其余4例疗效不明显。玉米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尿,肾功能改善,浮肿消退或减轻,尿蛋白消失或减低等方面。部分病例连续服用6个月未见毒性副作用。

2.治疗肾病综合证每次用干玉米须60克,洗净煎服。每日早晚两次。同时服氯化钾1克,每日3次。临床治疗12例,其中10例伴有严重的周身性水肿,或有胸水及腹水,2例水肿较轻;治疗3个月后,9例水肿完全消退,2例大部消退。最快1例于服药后15天水肿全消。一般于服药3天即开始有利尿现象,同时尿蛋白、非蛋白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少数病例血浆蛋白有所升高,部分病例的酚红试验及血压转为正常。

3.治疗急性溶血性贫血并发血红蛋白尿 治疗2例食用野生植物招鸟棒中毒引起的本病,即以玉米须1~2两煎剂内服,2例分别于服用4小时及6小时后,尿量增加,肉眼已看不到酱油样的血尿;以后黄疸减退或消失。治疗过程中均曾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维生素丙及输血。据观察,玉米须不但能利尿,可能具有抗溶血、抗过敏及解毒等作用。

4.利尿作用 玉米须水煎剂5g/kg、10g/kg灌胃,熊明显增加清醒家兔给药后

第1、2小时的尿量,且高剂量组作用强,作用比呋塞米弱但持久。水提取物1,5mg/kg静脉注射,4min后家兔出现第1次利尿作用,13~15min后出现较强的第2次利尿作用。用氢氧化纳中和,再用膀胱膜透析,其利尿作用不变,说明其利尿成分不是所含无机盐。本品口服或皮下注射均有利尿作用。给药后,首先血中氯化物浓度增加,然后尿量和尿中氯化物含量增加,其利尿作用机制主要是肾外性的,与咖啡因合用有协同作用。玉米须8一l0g制成煎剂口服。对正常人有轻度利尿作用,但弱于猪苓和咖啡因。亦有报道临床亡经双旨对照研究显示, 本品对人12h、24h尿量和尿钠排泄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使用禁忌: 玉米须无任何副作用,但体虚者少用玉米须。 玉米须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呢?在文章中我们可以寻找到此问题的回答,玉米是粗粮,其食用价值极好,而玉米须也是食物也为药,只是未重视其功效性质。把玉米须保留下来,晒干后可以泡水喝,也可以煮了后饮水,对身体的益处功效是较多的,却不能当成医治疾病的主药,可配合其它的医治方式辅助治疗。2玉米须煮水喝有什么好处 说到玉米相信大多人都不陌生,特别在玉米成熟的季节,很多人都喜欢煮玉米吃,而且特别喜欢喝玉米汤,但是很少人知道其实玉米须的功效其实比玉米的更好,例如利尿,利胆,止血等,所以在下次吃玉米的时候不妨连着玉米须一起熬水喝,那么玉米须煮水喝有什么好处呢?下面在一起来看看吧! 玉米须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和药用物质,如酒石酸、苹果酸、苦味糖苷、多聚糖、β—谷甾醇、豆甾醇等。自古以来,玉米须在我国就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滇南本草》等中也记载,玉米须具有止血、利尿的功效。不过,一直以来人们对玉米须的认识,仅限于它的利尿消肿作用,殊不知它还是一味治疗糖尿病的良药。我国南方就常用玉米须加瘦猪肉煮汤治疗糖尿病,在《岭南采药录》中有此记录。此外,我国民间很多偏方中也有类似的内容,或用玉米须泡水饮用,或将玉米须煮粥食用,都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玉米须,甘平,中医认为能利水消肿,泄热,平肝利胆,还能抗过敏,治疗肾炎水肿、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鼻窦炎、乳腺炎等。 玉米须对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肾外性的,所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它虽然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但作用不是太强。 以上介绍了一些关于玉米须煮水喝有什么好吃的问题。玉米须还有降血糖的功效,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玉米须虽然说功效比较多 ,但是不能代替药物,有什么疾病的时候还是需要服用药物的,玉米须水只能当作一些保健品食用。3玉米的种类有哪些 玉米的种类有哪些 特用玉米指的是除常规玉米以外的各种类型玉米。传统的特用玉米有甜玉米、糯玉米和爆裂玉米,新近发展起来的特用玉米有优质蛋白玉米(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和高直链淀粉玉米等。由于特用玉米比普通玉米具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和更大的经济价值,国外把它们称之为“高值玉米”。 1、甜玉米。通常分为普通甜玉米、 加强甜玉米和超甜玉米。甜玉米对生产技术和采收期的要求比较严格,且货架寿命短国内育成的各种甜玉米类型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2、糯玉米。它的生产技术比甜玉米简单得多,与普通玉米相比几乎没有什么特殊要求,采收期比较灵活,货架寿命也比较长,不需要特殊的贮藏、加工条件。糯玉米除鲜食外,还是淀粉加工业的重要原料。中国的糯玉米育种和生产发展非常快。

3、高油玉米。含油量较高,特别是其中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80%,具有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软化血管的作用。

4、优质蛋白玉米。产量不低于普通玉米,而全籽粒赖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80-100%,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实现了高产优质的结合。

5、紫玉米。是一种非常珍稀的玉米品种,因颗粒形似珍珠,有“黑珍珠”之称。紫玉米的品质虽优良特异,但棒小,粒少,亩产只有50公斤左右。

6、爆裂玉米。爆裂玉米是一种用于爆制玉米花的玉米类型。育种起源于美国。爆裂型玉米(pop corn):玉米类型之一。玉米分类上曾作为亚种或变种定名为Zea mays L. var. everta Sturt.。果穗和子实均较小,子粒几乎全为角质淀粉,质地坚硬。粒色白、黄、紫或有红色斑纹。有麦粒型和珍珠型两种。子粒含水量适当时加热,能爆裂成大于原体积几十倍的爆米花。 子粒主要用作爆制膨化食品。 爆裂玉米膨爆系数可达25-40、是一种专门供作爆玉米花(爆米花)食用的特用玉米。有悠久的栽培历史。20世纪以来迅速发展并兴起新型的爆玉米工业。 中国改革开放后,美国爆裂玉米及加工机器进入我国市场,国内某些科研单位也开始了爆裂玉米育种工作,他们搜集和整理地方品种资源,同时,引进国外种质资源。采用多种育种方法培育,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十多个爆裂玉米新品种育成。 代表品种有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黄玫瑰、黄金花,沈阳农业大学的沈爆一号、沈爆二号等,我国的爆裂玉米品种和技术水平与美国差不多,但原料加工设备和工艺十分落后。爆裂玉米的规范化生产和工厂化加工还仅仅是开始。

7、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玉米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把种属关系十分遥远且有用植物的基因导入需要改良的玉米遗传物质中,并使其后代体现出人们所追求的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玉米。转基因技术是生产转基因玉米的核心技术,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外源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使之产生定向的、稳定遗传的改变,也就是使得新的受体生物获得新的性状。4常见玉米都有哪些优劣 玉米很常见用处也很多,它既可以做主食又可以做菜,有些人还会把它当零食。细心的你可能发现菜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玉米,不同玉米的价格也有高低,有时候啃几根玉米花的钱都能吃顿肉了。那么这些玉米的营养价值有什么不同吗? ◆ 不同颜色的玉米营养价值不同 按颜色分,常见的玉米有黑玉米、紫玉米、黄玉米和白玉米等。 ☆ 黑玉米 黑玉米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玉米,它的籽粒角质层不同程度地沉淀黑色素,看起来乌黑发亮。黑玉米中富含水溶性黑色素以及各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蛋白和各种氨基酸。黑玉米的秆内含糖量达11.95%,高出普通玉米秆1-3倍,已成为一种优质饲料。 黑玉米中含铁量较高,是改善缺铁性贫血的好食品。同时黑玉米中的黑色素能够激发人体细胞活性并降低血清胆固醇,有利于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 紫玉米 紫玉米原产于南美洲智利等地,是一种可食用并且具有极高营养成分的特殊植物,用紫玉米制成的饮料是安第斯山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紫玉米中含有大量的酚化合物和花青素,这两种营养成分都有非常益于人类健康。中国农业谷物品质监督测试中心曾检测出紫玉米中富含抗癌元素——硒。此外还有充足的锌、铁、钙等,能有促进智力发育。因此紫玉米是一种上乘的营养保健食品。 ☆ 黄玉米和白玉米 黄玉米富含胡萝卜素和核黄素,这两种元素对维持眼睛的健康都有好处。 而相比其他颜色的玉米,白玉米的保健功效就相对弱一些,但是白玉米中含有较高的纤维素,能够刺激胃肠蠕动,有利于预防便秘、肠炎、肠癌等。 ◆ 不同口感的玉米营养价值不同 玉米的口感主要由它所含的淀粉决定。常见的玉米不同口感的甜玉米、水果玉米、糯玉米、老玉米等。 ☆ 甜玉米 甜玉米的关键在于一个“甜”字,与普通玉米相比,它含有更多的水溶性糖分。一般甜玉米的糖分可达到6%,加甜玉米的糖分含量更高。而普通玉米仅有4%的糖分。 甜玉米中的糖分大部分是蔗糖和葡萄糖,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喜欢吃甜食的人群可以适量食用甜玉米,但是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则不适宜食用。 ☆ 水果玉米 水果玉米实际上是一种甜玉米,它皮薄多汁、清脆可口,可以生吃,易于人体消化吸收。但水果玉米作为甜玉米的一种,含糖量较高,因此同样不适合糖尿病人。 ☆ 糯玉米 市场上的糯玉米大多为白色,它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含量都比较高。糯玉米中支链淀粉含量较高,高达70%-75%,口感黏糯。清香软黏的糯玉米比较适合像老人这类牙齿不太好的人群食用。 ☆ 老玉米 老玉米多为黄色并且通常很硬,它的粗纤维含量较高,是减肥人士和糖尿病人的首选玉米。 不同种类的玉米都各有优劣,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喜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玉米。5玉米品种 玉米品种——保玉1号 保玉1号由江苏保丰集团有限公司育成,属中熟半紧凑型普通玉米。该品种出苗快而齐,苗势强,叶鞘紫红色,生长势强,叶片深绿。株型半紧凑。花药浅绿色,颖片绿略带红边,花丝淡绿色。果穗筒形,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穗轴白色。省区试平均结果:株高238厘米,成株叶片19片,穗位94厘米,穗长18.3厘米左右,穗粗4.9厘米,每穗14~16行,每行37粒,千粒重307克,出籽率85.0%。全生育期约98天,倒伏率3.3%。接种鉴定:抗小斑病,高感纹枯病。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5.8公斤,适宜在江苏省夏播地区种植。 玉米品种——苏玉31 苏玉31由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育成,属中熟半紧凑型普通玉米。该品种出苗快而齐,苗势强,幼苗叶鞘紫色,生长势强,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颖片浅紫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红色。果穗筒形,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穗轴粉红色。省区试平均结果:株高241厘米,成株叶片19片,穗位101厘米,穗长19.2厘米左右,穗粗4.7厘米,每穗14~16行,每行37粒,千粒重325.0克,出籽率85.3%,全生育期约98天,倒伏率0.1%。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感纹枯病,高感茎腐病及粗缩病。201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0.0公斤,适宜在江苏省夏播地区种植。 糯玉米“中糯1号”

(一)品种简介 中糯1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1991年育成的白色糯玉米单交种,是优良的鲜食菜用玉米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产量较高、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它的支链淀粉达100%,经蒸煮后食用,皮薄无渣、软粘细腻,有适度甜味,口感很好,是目前最佳的鲜食玉米类型。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已进行批量生产,提供生产用种。

(二)用途和适种范围 中糯1号主要用于鲜食,也是优良的工业加工原料和牛羊等牲畜的优质饲料。鲜食可分青嫩果穗直接供应市场和速冻加工后淡季供应市场两种。经5年全国各地种植表明,中糯1号的适应范围广,除西藏、青海外其他省、市、自治区均种植成功,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欢迎。在北京及以南地区可春播、夏播、秋播和冬播。

(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①与普通玉米隔离种植,防止串粉影响品质;

②最好选用肥水条件较好的沙壤土;

③密度4.5万-5.25万株/平方公顷;

④在授粉后25天左右适时采收。

(四)市场潜力及前景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每年食用的青嫩玉米数量很大,大中城市、工矿企业、旅游景点都是消费的重要地区,质优味佳的糯玉米一进入市场,就受到消费者的普遍称赞,出现供不应求、被抢售一空的局面,供需差距很大。它还受到大、中宾馆、饭店的青睐,成为餐桌上最受欢迎的主食品。中糯1号是农民致富的实用品种,一般出售糯玉米鲜穗, 玉米品种———长江花糯2号 长江花糯2号由南通志飞玉米研究所于2007年育成,属中熟半紧凑型糯玉米。该品种出苗整齐,苗势强,叶鞘淡紫色,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花药红色,花丝红色,果穗锥形,籽粒花色,穗轴白色。两年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春播约89天,株高220厘米,穗位高93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穗长18.7厘米、粗4.4厘米,每穗14行,每行35粒,千粒鲜重299克,鲜出籽率69.9%,田间倒伏率12.3%。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茎腐病,感纹枯病,高感粗缩病。品尝鉴定达到糯玉米标准。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穗778.1公斤,适宜江苏各地种植。 玉米品种———苏科糯5号 苏科糯5号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8年育成,属中熟半紧凑型糯玉米。该品种出苗整齐,苗势强,叶鞘淡紫色,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花药红色,颖壳红色,花丝粉红色,果穗锥形,籽粒白色,甜糯型,穗轴白色。省区试平均结果:全生育期春播约89天,株高190厘米,穗位高92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穗长17.3厘米,穗粗4.4厘米,每穗14行,每行31粒,千粒鲜重301克,鲜出籽率68.1%,田间倒伏率13.5%。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感纹枯病,高感茎腐病、粗缩病。品尝鉴定: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穗729.8公斤,适宜江苏各地种植。 玉米品种——苏科糯4号 苏科糯4号由江苏省农业科学研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7年育成,中熟半紧凑型糯玉米。该品种出苗齐,苗势强,叶鞘紫色,叶片绿色,缘红色,株型紧凑。省区试平均结:株高183厘米,穗位84厘米,成株片数20片,穗长16.2厘米,穗粗4.4米,每穗14~16行,每行30粒,从出到采收春播约87天,倒伏率9.5%。种鉴定:抗大斑病、小斑病,中抗茎病,感纹枯病,高感粗缩病。品质达玉米二级标准。2010年生产试验,均亩产鲜穗822.4公斤,适宜在江省玉米产区种植。

CopyRight2021年 【爱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1350号-1

举报邮箱:aixaiza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