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球第一例H041“超级淋病”是怎么发现的?

全球第一例H041“超级淋病”是怎么发现的?

时间:2023-09-03 15:33:18人气:907作者:Sophie我要评论(0)

全球第一例H041“超级淋病”是怎么发现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皮肤性病科伦文辉吴焱全球第一例H041超级淋病报告于2011年1月,但这个病例实际上2009年1月就发现了。

该患者是一个31岁的女性商业性工作者,她在没有任何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去日本京都的一个诊所进行性病的例行检查。

虽然她没有明显症状或体征,但医生却在她的咽部样本中通过链置换扩增试验(stranddisplacementamplificationtest)检测出淋球菌阳性,而同时所取的阴道标本却没有检出。

2周后,医生发现随后给她取的咽部标本中又培养出了淋球菌,因此医生给了该患者1g头孢曲松钠静脉治疗。

又过了2周,患者第三次来诊所,链置换扩增试验(stranddisplacementamplificationtest)仍然提示咽部淋球菌阳性,因考虑到有再次感染的可能,第一次治疗后没有再取标本做淋球菌培养。

用该患者第一次咽部培养物进行革兰染色,提示为革兰阴性双球菌。经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试验鉴定是淋球菌。

对于这株名为H041的淋球菌进行了琼脂稀释法耐药试验,头孢曲松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很高(2微克/毫升),是以前报道的头孢曲松不敏感菌株MIC的4倍。

同时,该菌株对青霉素G、头孢克肟和左氧氟沙星也明显耐药,但对大观霉素敏感,另外,对阿奇霉素也敏感但敏感性降低。

咽部不是淋球菌生长的理想场所,尽管淋球菌在咽部的定殖或许只是暂时的,但根据药物敏感试验进行的治疗显示,该患者咽部的淋球菌最终得到了成功的根除。2009年4月患者咽部淋球菌培养转为阴性。

2009年1-3月期间,该女性所就诊的诊所共分离出了40例淋球菌菌株,但只有该患者是头孢曲松耐药。没有其他证据表明该菌株在京都传播。

CopyRight2021年 【爱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1350号-1

举报邮箱:aixaiza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