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艾灸的方法

艾灸的方法

时间:2023-09-16 09:04:08人气:1300作者:清欢我要评论(0)

艾灸的方法

一、什么是艾灸的方法 1、直接灸 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

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1)瘢痕灸,又名化脓灸 施灸时先在灸腧穴部位涂上少量的大蒜汁,有些朋友觉得麻烦或者是嫌大蒜的味道难以接受,便会省略这一步骤,其实这是错误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

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因此可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

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易住再灸 (2)无瘢痕灸 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于粘附,然后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

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 2、间接灸 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盐灸等。

(1)隔姜灸 用鲜姜切成薄片,生姜的厚度一定要掌握好,太厚的话艾灸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哦,大约为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就行,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

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用鲜姜切成薄片,生姜的厚度一定要掌握好 (2)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

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 (3)隔盐灸 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

3、艾条灸 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l.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

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 (1)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

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2)雀啄灸 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

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4、温针灸 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

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继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

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取出针。 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 5、温灸器灸 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

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

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二、艾灸后的一些注意事项 1、施灸后,要乐观愉快,心情开朗,精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劳,清淡素食,以助疗效。

2、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如果你赶时间,那么最好不要艾灸,这样效果会变差,勿急于求成,灸从久,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养生保健,更要持之以恒。 3、艾灸的时间,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阴晴天也不须避忌。失眠症在晚上灸比较好。 4、艾灸的不良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热、疲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

5、一般艾灸后,要避免着凉,秋冬季待穿戴整齐后,头上和身上的汗出去后,再出门。春夏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当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风寒。

6、一般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有利于灸后排毒。三、什么是艾灸条 艾灸的补泻在隔物灸当中根据所隔物品的性味、功用等不同决定其补泻。

选用偏重于泻的药物,如甘遂、豆豉饼等进行隔物灸所起的是泻的作用,多用于散泻毒邪;选择偏重于补的药物进行隔物灸,如生姜、附子饼等,则起到补的作用,多用于补虚助阳。

艾灸条就是艾灸时专用艾条,艾灸条的主要原材料就是艾草,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中医外治法。艾灸条中除了艾灸,还能对症放一些其他中药,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滚动于经络或患处四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面色,散发健康神采。

艾灸分为清艾条和药艾条。清艾条里面只有艾草的艾绒,药艾条里面除了艾绒,还有桂枝、良姜、藿香、香附、白芷、陈皮等以加强温通行气的功效。

四、如何辨别真假艾灸条呢 1、外观颜色 我们可以从外观颜色来鉴别艾灸条的真假,这个方法比较简单,也很直接。灸条绒粗,麻团状,手感较硬,粗绒能过25目筛网,呈土黄色,有少许艾杆。

细绒无杂质,呈亮黄色。假货多为机制地方艾,绒细,碎沫状,点状,切痕明显,手感柔软,无法过筛,全漏,粗绒杂质巨多,新绒呈青绿色,细绒无杂质,呈金黄色,海棉状。

2、闻艾香 除了看,还可以闻,这个方法不容易出错,灸条的香味是任何其他艾所无法比拟和模仿的,但是只有艾灸老手才能闻得出来哦。

新艾浓郁芳香醒脑提神,陈年者淡香悠长,回味无穷。假货多为草味、无味,或者艾味很淡。 3、解剖艾灸条 眼见为实,多买几种艾灸条拆开看看,比较一下,很容易辩出真假。

假艾灸条里面所谓的艾绒,杂质多,并且这些杂质一看就不是艾叶,是粉碎后的树枝或者麦杆。 4、燃烧 艾灸条每克燃时约5分钟,艾烟白色,烟不呛人,常人均能接受,艾灰常可留4-5厘米不落,基本无断头及掉渣现象,掉渣是艾灸条纯度不够,或者是杂质太多,所掉下来的渣,都是其它材料,悬空在3-6厘米。

假货每克燃时约3-4分钟,烟青色,呛人,闻后有咽干流泪等情况,艾灰常可留2-4厘米。掉渣现象严重,悬空通常在2-4厘米。

上面的数字均为等量等粗等长艾灸条多次比较之结果(按10克,1.8厘米直径,10厘米长比对出来的结果) 5、灸感发生率 体质比较下,真艾灸条绒灸时易发生灸感(酸、麻、胀、痛等),假货灸感率低,多为温热作用。

CopyRight2021年 【爱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1350号-1

举报邮箱:aixaiza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