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qín
  • ㄑㄧㄣˊ
芩
  • 7画
  • AWYN
  • 上下结构

  • 芩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芩”的字义解释

1.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

2.黄芩。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芩”字

〈名〉

  1. 黄芩

    芩,芩草也。——《说文》

    食野之芩。——《诗·小雅·鹿鸣》

  2. 古书上指芦苇一类的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对生,披针形,开淡紫色花。根黄色,中医入药,有清热祛湿等作用

  • 芩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salt marsh plant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艸也。从艸今声。《诗》曰:“食野之芩。”巨今切

『说文解字注』

(芩)艸也。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芩。传曰。芩艸也。陆玑云。芩艸茎如钗股。叶如竹。蔓生泽中下地鹹处。爲艸眞实。牛马皆喜食之。按如陆说。则非黄芩药也。许君黄菳字从金声。诗野芩字从今声。然分别。他书乱之。非也。毛诗音义引说文云。蒿也。以别于毛公之艸也。甚爲可据。但训蒿则与弟二章不别。且说文当以芩与蒿篆类厕。恐是一本作蒿属。释文也字或属字之误。又按集韵、类篇皆曰荶䕾芩三字同、鱼音切。菜名。似蒜。生水中。攷字林、齐民要术皆云荶似蒜。生水中。此则别是一物。从艸。今声。巨今切。七部。诗曰。食野之芩。

【唐韵】巨金切【集韵】【韵会】【正韵】渠金切,音琴。【说文】草也。【诗·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芩。【疏】根如钗股,叶如竹,蔓生泽中下地鹹处爲草,真实牛马亦喜食之。

又黄芩,药名。【本草注】芩者,黔也。黔乃黄黑之色也。【刘琨·与兄子演书】黄芩一斤,皆所须也。【柳宗元文】黄芩以腐肠。【注】陶隐居云:圆者名子芩,破者名宿芩。

又地名。【魏志·东夷传】廉斯鑡爲辰韩大渠帅,从芩中乗大船,入辰韩。

又【玉篇】渠炎切【集韵】其淹切,音黔。义同。

又鱼音切,音吟。菜名。如蒜生水中。 或作䕾。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 问:芩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qín

  • 问:芩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芩字共7画,部首是:艹。

  • 问:芩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芩字是上下结构,芩的笔画顺序:横、竖、竖、撇、捺、点、横撇/横钩。

字音字义芩qín字从艸从今。“今”意为“当面的”。“艸”与“今”联合起来表示“医者当面用草药给伤者止血”。本义:止血草。说明1.“芩”可能就是“黄芩”。黄芩,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花淡紫色,或带青白色,根长大,色深黄,可入药。互动百科“黄芩”词条记载:黄芩的功能:“泻火解毒,止血,清热燥湿,安胎”。可见第二项功能是“止血”。因此判断古人所说的“芩”,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黄芩”。2.“黄芩”可能是“芩”的俗称,是因芩草色泛黄而得名。3.“芩”字本身确实没有直接表达“止血”的意思,但“草”多与食物或药物有关。之所以把这种草定为“止血草”,是因为只有紧急情况才有“当面”的要求。再加上“黄芩”的确是止血草,故定“芩”本义为“止血草”。(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