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期发育指南

青春期发育指南

时间:2023-08-27 11:34:07人气:640作者:sybil我要评论(0)

青春期发育指南

一、青春期发育的5大特征 在青春发育期,躯体、形态机能、生理生化、内分泌等,均会发生突如其来的变化。特别是生殖系统,在这以前几乎没有什么发育,在青春期里,性器官迅速发育,第二性征形成,女孩开始出现月经;男孩可以出现遗精。

(一)全身发育迅速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全身发育迅速,逐渐成熟起来。由于骨骸和肌肉发育较快,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青春期男孩身高平均每年可增长7~9厘米;女孩身高增长5~7厘米。从身高、体重、肩宽等发育曲线上,可看到各项指标的均值,并随年龄上升而逐渐增高。男女曲线均有两次交叉现象。第二次交叉后,男孩各项指标的发育水平均再次超过同年龄女孩,以后男女差距继续增加,以致男孩从18岁起其身高、体重、肩宽的绝对值超过女孩达到更高的水平。其他形态指标,如胸围、上臂围、小腿围等,男孩也都高于女孩。最后形成男性身体高大,体格粗壮,肌肉发达,肩宽盆窄;女性则身材矮小,肩窄盆宽,皮下脂肪丰满,呈现出男女显著不同的体态特点。

(二)生殖器宫的发育明显 性腺发育与性激素分泌的逐渐增加,使生殖器各部有了明显的变化,这是第一性征。男性阴茎增长、增粗,阴茎头突出,睾丸、阴囊下垂,睾丸开始产生精子。女性外生殖器从幼稚型变为成人型,阴阜隆起,大阴唇变肥厚,小阴唇变大且有色素沉着;阴道的长度和宽度增加,阴道粘膜变厚,出现皱襞,子宫增大,尤其子宫体明显增大,使子宫体占子宫全长的三分之二;输卵管变粗,弯曲度减少,卵巢增大,皮质内有着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使表面稍有不平。

(三)第二性征出现 由于性腺活动增强,性激素分泌增多,逐渐出现第二性征。男性表现为阴部和腋下生毛,长出胡须,喉结突出,变音,声音浑厚低沉。女性声调变高,乳房发育丰满而隆起呈半球状,出现腋毛和阴毛,臀部、骨盆变圆变宽,胸、肩部的皮下脂肪增多,显示了女性特有的体态。

(四)女孩月经来潮,男孩出现遗精 月经初潮是女子青春期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发生在10~18岁之间。初潮年龄可早可晚,和生活水平,营养状况等有相应关系。总的趋势是伴随生长发育上的长期加速,月经初潮年龄不断提前。开始时,由于卵巢功能尚不稳定,初潮后月经周期也无一定规律,初潮后1~3年内无排卵均属正常。男子在青春期里开始发生遗精。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首次遗精的年龄大致在14~16岁,一般比女性月经初潮晚2年。初次遗精多在夏季,精液中可以没有成熟的精子。

(五)男女功能上的特点 青春期内,心率和呼吸频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肺活量则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伴随身体发育的同时,心肺功能相应增强。血压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脉压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二、青春期发育的4大营养需求

(一)热能 青春期体内合成代谢增加,跃进式的生长使机体对热能的需要达到一生需要的高峰。热能如供给不足,易发生营养不良、体重低下;摄入过多又可引起肥胖等问题,故热能供给要适宜。我国青少年热能供给量女性为9.6-10.0MJ(2300一2400kcal),男性10.0-11.7MJ(2400—2800kcal)。 国外学者认为青春期身高的增长最能反映此阶段合成代谢的情况,因而个体对热能的需要应以kJ/cm身高考虑为宜。如美国1989年推荐男性11-18岁,热能供给为66.9-71.1kJ/cm身高,女性为56.5-58.6kJ/cm身高。 判断热能摄入是否足够可用身高、体重衡量,但轻度热能不足对生长影响很微细,短期内不易查觉,只是最终可见生长率降低,发育成熟推迟。由于儿童发育成熟期不一,个人活动量不同,既往生长发育、营养状况也不一致,故考虑青春期热能需要时务必注意个体差异。此外这阶段少年为了满足其热能需要,往往除三餐外,以杂食、零食的摄取构成其全日营养的一部分,故要注意这些食物的营养成分。

(二)蛋白质 青春期机体组织、肌肉增长很快,性器官迅速发育接近成人,因此需要供给充足、优质的蛋白质。供给量为80一90g,与热能供给一致,均是一生需求的高峰,蛋白质供热比应为13%一15%。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不仅要考虑生理状况,也要注意影响蛋白质代谢的因素,如膳食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适宜的热能摄入,机体营养状态及疾病等。 在迅速生长的青春期中,机体蛋白质代谢对热能不足尤为敏感。如热能摄入不足,膳食蛋白质主要消耗在糖元异生作用而不能用以合成组织。研究证实男性少年在热能充足、蛋白质供热比为15%时可获得氯平衡。评价蛋白质营养状况的简单易行方法是进行身体测量,身高、体重及中上臂围均可作为生长评价指标。 生物化学方面判断指标是用肌酸酐的诽出量反映瘦体重的量。慢性营养不良时,骨铬肌量及肌酸酐徘出量均下降。血清白蛋白、运铁蛋白、前清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等均可反映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但白蛋白及运铁蛋白作为评价营养状况的特异性、敏感性不高;前清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的生物半减期短,分别为2—3天及12小时,是早期诊断亚临床营养不良最有价值的指标。

(三)矿物质 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骨铬、肌肉、红细胞等的迅猛增长,在矿物质营养中以钙、铁、锌尤为重要、需要量增加。但据调查此类矿物质的摄入量却往往要低于供给量,因而要加以注意。

1、钙机体的钙约99%存在骨路中,青少年骨路生长迅速,因而钙需要量增加,个体之间骨铬大小不同所需钙量也不同。一般成人骨量约45%是在青春期获取;此阶段钙营养状况良好,有助于骨密度峰值的提高,可减缓老年时骨质硫松的发生、发展。 根据国外研究青春期平均每日需存留钙300mg,如以食物钙吸收率为30%计算,则在此骨路生长最活跃阶段,至少每日需要钙l000mg。各国钙供给量差别较大,WHO推荐11-15岁少年每日摄入600-700mg,16-19岁为500-600mg。美国推荐为1200mg。我国钙供给量,12岁为1000mg,13-15岁为1200mg,16-l7岁为1000mg,18岁为800mg。

2、铁青少年不论男、女均需要更多的铁以合成大量、新的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男性瘦体重(Leanbodymass)增长明显,每增加1kg体重需要42mg铁,女性则为31mg。但女性月经来潮,一次月经量平均40ml,可损失铁约每天1.2mg,因而青春期铁的供给量女性高于男性。机体铁的需要量除受性别影响外,尚与体型大小有关,体型愈大所需铁量愈多。据调查青少年中铁缺乏多于缺铁性贫血。

3、锌蛋白质合成需要锌,因而锌在生长过程很重要。青春期由于生长迅速及性的成熟,锌尤为重要。锌缺乏使生长迟缓、性发育不佳,补充锌可促进生长及性成熟。膳食中缺锌及以谷类为主膳食中大量植酸对锌吸收的障碍,均为青少年生长发育缓慢的主要原因。据调查报告不少青少年血浆锌水平不高,多见处于缺乏边缘水平。

4、其它矿物质如碘、镁、铜、磷、铬、氟等也不能忽视,如碘是甲状腺素的成分,是正常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对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在青春期碘的需要量增加,缺碘常可致甲状腺肿。

(四)维生素 青春期维生素需要的研究有限,多为从婴儿及成人的需要推算而来。脂溶性维生素A、E供给量与成人相同。据调查一般青少年维生素A摄入水平不高,约有10%一40%的血浆维生素A处于低水平。由于骨路的迅速增长,维生素D供给量在青少年初期仍维持在学龄儿童的10μg需求量,随年龄增长至l6岁后即下降到5μg,与成人相同。维生素B1、B2及尼克酸这3种水溶性维生素与热能代谢有关,故青春期的供给量均随热能供给增长而增加。 据国外用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测定,发现约有11%一27%的青少年维生素B2摄入不足,女性较男性严重。国内某些地区以4小时尿负荷检查,发现中学生中仅有10.5%一25.5%维生素B2营养水平良好。维生素C供给量与成人相同。 虽然我国末制定叶酸、维生素B12及维生素B6的供给量,但应了解青少年对这些维生素需求增加。叶酸在DNA合成上的作用使之在青春期机体迅速增长时需要注意充分摄入;维生素B12与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代谢有关,因而需要量也增加。完全素食者易发生缺乏;维生素B6与氮代谢过程中许多酶活性有关,故也要注意充分供给,国外发现很多青少年膳食中维生素B6摄入水平低,如增加维生素B6摄入可改善依赖于维生素B6的红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

三、有利于青春期发育的6个饮食好习惯 青春期是每个人必经的一个过渡时期,青春期饮食影响着女性健康。正确的饮食习惯,可以保证身体发育。那么,青春期饮食应注意些什么呢?下面小编来告诉大家一些青春期饮食的注意事项。 1、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 青少年对能量的需要高于成人且男性高于女性,每日约需10040-11720千焦耳(2400-2800千卡)。 2、养成吃早餐的良好习惯 必要时课间加一杯牛奶或豆浆;营养充足的早餐不仅保证厂青少年身体的正常发育,对其学习效率的提高也起不容忽视的作用。 3、避免暴饮暴食、偏食挑食及盲目节食,少吃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对于女孩子来说,由于社会风气和习俗影响过多注重自己的体型,盲目减肥甚至节食,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摄食行为,而女孩子的生理发育特点又要求食入脂肪不能过少;少女每天能量供给的25%-30%应该来自于脂肪,其中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的比例为1:2最好;有益健康的零食有牛奶、酸奶等奶制品,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及花生、核桃等坚果类食品。此外,吃零食的量不要过多,不要影响正餐。 4、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水果的摄入 青春发育期对蛋白质需要的增加尤为突出,每日达80-90克,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40%-50%,所以膳食中应有足够的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食物;维生素a、d、c、b族及钙、磷、锌、铁等矿物质对青少年的体力及脑力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钙的摄人,据全国营养调查资料表明,平均每人每日为34l-374毫克,仅为供给量标准的38.9%-52.5%,所以膳食中不可缺少奶及奶类食品。 5、参加体力活动,加强体育锻炼 适量运动和合理营养结合可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人的耐久力、减少身体脂肪和改进心理状态等。这种经济、实用、有效、非药物又无副作用的措施,对于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6、青春期学业繁重,应注意学习紧张期间,如考试时的营养和饮食安排 人体处于紧张状态下,一些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消耗会增加。要注意这些营养素的补充,像鱼、瘦肉、肝、牛奶、豆制品等食物中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矿物质。 小编温馨提示:青春期饮食大家一定要养成良好地习惯,这样才有利于身体的快速发展。

四、青春期心理健康的7大标准 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在生理、心理上有许多变化,如情绪容易波动,爱慕异性,兴趣易转移等。青少年的心理是否健康,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与别人相似。人与人之间都彼此相似。当听到月亮时,联想到太阳或星星,都是正常的反应。但联想到死亡,就让人难以理解。这种情况出现多了,就应注意他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如果一个人的想法、言语举止、嗜好、服饰等,与别人相差太大,则他的心理可能不够健康。

2、与年龄相符。人的行为是随着身心的发育而变化的。各种年龄的人,在想法、兴趣、行为上都有不同。青春期,应是精力充沛,活跃好动。而少年老成的学生,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不大健康的。

3、善于与人相处。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一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在青春期,社交范围扩大。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培养互助合作精神,丰富群体生活经验,锻炼适应他人的能力。

4、乐观进取。情绪愉快表示心理健康。乐观的人,对任何事物都积极进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畏惧,即使遇到不幸的事情,也能很快地重新适应,而不会长期沉陷于忧愁苦闷之中。相反,多愁善感、情绪经常忧郁的人,心理上是不健康的。而且,情绪愈低,心理不健康的程度也愈重。

5、适度的反应。每个人对事物的反应速度与程度都不相同。但差别不会太大。如反应偏于极端,他的心理就不健康。如学生因考试失败而一时不悦,是正常的现象;但若他为此而几天不吃饭,甚至有轻生的意念,就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当然,对考试失败无动于衷的学生,心理也未必健康。

6、面对现实。心理健康的人,都能面对现实。遇到困难,他们总是勇于承认现实,找出问题所在,设法解决。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由于不能适应环境,往往采取逃避现实的方法。这些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能达到自我欺骗的效果,久而久之,还会发展成病态。

7、思维合乎逻辑。心理健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专心致志,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而不是三心二意,有头无尾。他们的思维合乎逻辑,说话条理分明,而不是东拉西扯,随说随忘。

CopyRight2021年 【爱下载】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3001350号-1

举报邮箱:aixaiza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