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汉语网(2cn.cn)

汉字

  • ㄈㄨˇ
簠
  • 18画
  • TGEL
  • 上中下结构

  • 簠字解释
  • 引证解释

汉字“簠”的字义解释

古代祭祀时盛谷物的器皿,长方形,有足,有盖,有耳。

引用文献或著作等作为论证根据解释“簠”字

〈名〉

  1. (形声。从竹、从皿(表示与竹器有关),甫声。本义:古代盛食物的竹制方形器具)同本义

    左拥簠梁。——《仪礼·公食大夫礼》

    爰格爰诚,匪簠匪簋。——《红楼梦》

    又如:簠簋(古代祭祀燕享时,盛黍、稷、稻粱的器皿);簠簋不饬(簠簋,祭器名;不饬,不整齐。比喻为官不廉洁);簠梁(盛在簠中的饭食);簠簋之风(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

  • 簠字相关
  • 外文翻译

英语: an ancient vessel used for holding boiled grain

法语: panier utilisé dans le culte d'État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说文解字』

黍稷圜器也。从竹从皿甫声。,古文簠从匚从夫。方矩切〖注〗簠,方形器。

『说文解字注』

(簠)黍稷圜器也。簠盛稻粱。见公食大夫礼经文。云左拥簠粱是也。此云黍稷者。统言则不别也。如毛传云四簋黍稷稻粱。亦是统言。云圜器。与郑云方器互异。从竹皿。甫声。方矩切。五部。

()古文簠。从匚夫。夫声也。

〔古文〕【集韵】匪父切【正韵】斐古切,音甫。【说文】黍稷圜器也。【广韵】簠簋,祭器。【诗·秦风】《释文》外方内圆曰簠,用贮稻粱,容一斗二升。【论语注】周曰簠簋,宗庙盛黍稷之器。【仪礼·聘礼】两簠继之粱在北。

又【广韵】甫无切【集韵】风无切【正韵】芳无切,音肤。义同。

又【集韵】蓬逋切,音蒲。义同。

又【集韵】【韵会】芳遇切【正韵】芳故切,音赴。义同。

  • 相关问答

  • 问:簠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fǔ

  • 问:簠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簠字共18画,部首是:皿。

  • 问:簠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簠字是上中下结构,簠的笔画顺序:撇、横、点、撇、横、点、横、竖、横折、横、横、竖、点、竖、横折、竖、竖、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