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盥字解释
- 引证解释
1.洗(手、脸):~洗。
2.洗手洗脸用的器皿。
〈动〉
(会意。小篆字形,从臼(jiù),舂米用的器具,从水,从皿(表示与器皿有关)。合起来表示:以手承水冲洗而下流于盘(皿)。本义:洗手)
同本义[washone'shands]
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说水》
奉匜沃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宣子盥而抚之。——《左传·僖公十九年》
盥而不荐。——《易·上观》
咸盥漱。——《礼记·内则》
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论衡·讥日》
如:盥手(洗手);盥沐(洗脸);盥帨(洗手后用的擦手布)
洗涤
述尽心视湯药,饮食心尝而后进,衣不解带不盥栉者累旬。——《南史·谢裕传》附谢述
又如:盥栉(洗脸梳头;洗理);盥浣(洗涤);盥溉(洗涤);盥涤(洗涤);盥濯(洗涤)
除;净。
如:盥溉(指除去[罪过,积习等]);盥涤(清除)
〈名〉
古代洗手的器皿
承姑奉盥,训子停机。——北周·庾信《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
又如:盥盆(盥洗之盆)
祭名。灌祭。酌酒浇地降神。
如:盥事(古代灌祭礼仪);盥献(灌祭进献);盥馈(谓侍奉尊者盥洗及进膳食)
- 说文解字
- 康熙字典
澡手也。从水临皿。《春秋传》曰:“奉沃盥。”古玩切
(盥)澡手也。水部曰。澡、洒手也。礼经多言盥。内则。每日进盥。五日请浴。三日具沐。其闲面垢请靧。足垢请洗。是则古人每旦必洒手。而洒面则不必旦旦爲之也。大学有汤之盘。卽特牲、内则之盥槃。故其铭曰日日新。凡洒手曰澡、曰盥。洒面曰頮。濯髮曰沐。洒身曰浴。洒足曰洗。从臼水临皿也。会意。皿者、礼经之所谓洗。内则之所谓槃也。内则注曰。槃、承盥水者。礼经注曰。洗、承盥。洗者、弃水器也。古玩切。十四部。春秋传曰。奉匜沃盥。左传僖卄三年文。匜者、柄中有道可以注水。内则亦云。请沃盥。沃者、自上浇之。盥者手受之而下流于槃。故曰臼水临皿。此引传说字形之意。特牲经曰。尸盥。匜水实于槃中。箪巾在门内之右。注。设盥水及巾。尸尊不就洗。又不挥。谓不就洗。故设匜水。水实于匜。匜实于槃也。不挥故设巾。巾实于箪也。古之盥手者用匜浇手。水下流于洗。洒爵者用匜浇爵中。覆水于洗。盥连挥手令乾而已。故礼经盥不言帨手。尸尊则帨。敬老则盥卒授巾也。匜之水勺于罍。少牢注曰。凡设水用罍。沃盥用枓。礼在此也。是则常用爲匜爲槃。礼器爲枓爲洗。又云。洗者、统洗爵而名之也。设水之器。礼器爲罍。常用未闻。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玩切,音贯。【说文】澡手也。【增韵】以盘水沃洗曰盥。【易·观卦】盥而不荐。【注】盥,将祭而洁手也。【左传·僖二十三年】奉匜沃盥。【礼·乡饮】【酒义】盥洗扬觯。【魏书·武帝纪】临祭就洗,以手拟水而不盥。
又【集韵】灌祭也。或作灌。【正韵】通作祼果。
又【广韵】古满切【集韵】【韵会】【正韵】古缓切,贯上声。义同。 【说文】从臼水临皿。【正字通】澡涤者两手掬水。象形。
- 相关问答
- 网络释义
问:盥字的拼音(音节)是?
答:拼音(音节)是:guàn
问:盥字共多少画?偏旁部首是什么?
答:盥字共16画,部首是:皿。
问:盥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是?
答:盥字是上下结构,盥的笔画顺序:撇、竖、横、横、竖钩、横撇/横钩、撇、点、横折、横、横、竖、横折、竖、竖、横。